默识相关论文
朱谦之的《周易哲学》以其对儒家美学的创造性阐释在中国现代美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考察传统美学的现代传承和演变提供了直接参......
文章从王夫之是如何解释《论语》中的"默而识之"入笔,然后立足于王夫之对默识认识的基础上,依次考察了作为"记忆"的"识",将"默识"的"识"作为"......
王船山尤强调以身载道,身在他日生日成的观念下构成了因时而动的"思——躬"之主体。在这一视域下,德性是默会的身识,道德教化能否......
运用中国哲学的阐释方法,探讨传统武术何以用文字典籍记载下了原本属于“难以言说”的默化技艺。提出:武术技艺传承中使用的“象言......
熊十力以心本论为前提,从批判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和过份依赖分析技术的缺陷出发,强调要把握真实的存在,必须注重具有整体性、能达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