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南段相关论文
四川盆地是以上扬子克拉通为基础经过发展而形成的一个复合盆地。经历了四十多年勘探人们对于盆地有了重要的认识。随着沉积盆地的......
2013年4月20日,在龙门山南段的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M7.0级地震,引起了人们对龙门山南段构造变形的关注。本文以相关基金课题为支撑,......
龙门山褶皱-冲断带南段构造特征复杂,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实地野外踏勘为基础,结合平衡剖面、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等相关室......
四川盆地作为中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其与青藏高原、龙门山断裂带及周边山岭-山脉的盆岭-盆山耦合关系一直受到地质学界的广泛关......
在前人对褶皱冲断带的研究基础上,为进一步深入分析对比滑脱层数量、强度、深度等对褶皱冲断带的制约,设计了6组砂箱模拟实验,并运......
1970年和2013年龙门山构造带南段分别发生了大邑西Ms 6.2级地震和芦山Ms 7.0级地震,表明该地区新构造运动相对活跃,为研究构造-地......
高家场构造地处四川盆地西南部边缘,名山、芦山、邛崃、大邑四县境内,位于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南段山前带上,属于川西中新坳陷低陡构......
龙门山前山构造带中分布着大量的飞来峰,为了解其构造演化过程,文章通过分析龙门山南段白石一苟家飞来峰和金台山飞来峰内部的变形特......
为了解龙门山造山带构造演化过程,通过龙门山南段的三江-白石、水磨和漩口三条地质剖面,应用构造解析方法对野外实测的褶皱、节理和......
龙门山处于青藏高原东缘,是全球构造活动较为强烈的地区之一.青衣江流域位于龙门山的南段,研究青衣江对厘清龙门山南段的构造活动......
通过SRTM数字高程数据,提取龙门山南段山前地区的西河、出江河、斜江河、文井河、三郎河和泰安河6条河流流域,进行河网分级,计算分......
龙门山南段位于四川盆地以西,其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对于认识青藏高原东缘的变形机制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磁组构是一种灵敏的应变指......
龙门山中南段前陆区是青藏高原东缘唯一发育新生代薄皮构造与沉积盆地的地段,研究其最新构造变形样式有助于深入理解青藏高原向东......
大川—双石断裂位于龙门山前山断裂南段,因其在都江堰地区隐伏于岷江河流阶地之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地震危......
研究区位于都江堰市灌口以南宝山县与芦山县交界处横跨盆地北西缘和盆周山地南西缘中段,构造上该区位于龙门山褶皱带南段,受次级构......
作为中国四大盆地之一,中外学者对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龙门山及周边山岭—山脉的复杂盆岭—盆山耦合关系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前陆......
印支运动在龙门山构造带的形成与演化中扮演着重要作用。为明确龙门山南段晚印支以来构造活动特点,本研究选取山前带某地震剖面进......
2013年4月20日,龙门山南段发生了芦山地震,说明龙门山南段活动性较强。本文以DEM数据为基础,在ArcGIS10.2软件平台上,提取龙门山南......
龙门山前山构造带中分布着大量的飞来峰。为了解其构造演化过程,主要通过分析研究龙门山南段白石-苟家飞来峰和金台山飞来峰内部及......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表明龙门山断裂带仍然是一个构造活动带,为达到防震减灾的目的,对龙门山进行深入研究显得非常必要。作......
龙门山褶皱冲断带位于高海拔的青藏高原与低海拔的四川盆地之间,自中生代以来经历了至少两次主要的地壳缩短阶段,形成了中国西部典......
<正>作为青藏高原的东边界,巴颜喀拉块体与四川盆地的接触带,龙门山自中新世以来发生了强烈隆升,形成了世界上最陡峻的地形梯度带......
我国西部的广大地区地质和地理条件复杂,旅游资源却得天独厚,在西部大开发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形势下,如何在保护中开发旅游资源成为研究......
2013年4月20日发生在龙门山南段的芦山MS7.0地震是继发生在龙门山中北段的汶川MS8.0地震之后的又一次强震。本文通过震后地表变形......
龙门山造山带是一典型的陆内造山带,现今代表了四川地块和青藏高原之间的重要构造界限。其中三大断裂带(后山、中央和前山断裂带)......
以龙门山南段为研究区,基于ETM和DEM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显示断裂相关地层、水系信息差异,定向滤波分析断裂位置及活动性。通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