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OSITION OF INDIVIDUAL PARTICLES AND MIXING OF MINERAL WITH POLLUTION PARTICLES IN DUST STORM AND

来源 :第九届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科学协会科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358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1月10日-22日三门峡市低温阴雪天气过程,对天气背景、卫星云图、数值预报产品及新一代多普勒雷达产品进行了认真分析,总结出了产生这次过程的天气机制和卫星云图、雷达产品特征,并对各数值预报产品进行了检验和对比分析。
通过对2007年3月3-4日承德历史罕见暴雪过程的天气形势、急流、动力、热力条件及多普勒雷达资料进行分析。表明:500hPa西来槽和地面气旋是此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低空急流的建立,为暴雪天气需要的丰沛的水汽提供了保证,而且高低空急流的有利配置导致暖湿气流上升运动加强,为暴雪天气的发生创造了动力条件。散度场、垂直速度场和涡度场的高低空配置,对暴雪天气的发生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对温度场的分析表明,降
利用日本、欧洲、T213、河北MM5、新一代天气雷达风场反演等同步资料,对2007年3月3—4日发生在秦皇岛地区的暴雪、大风及寒潮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前期特定环流背景下的两股不同路径冷空气作用下,形成了大尺度湿斜压低值系统,且不同层面的温、湿场的“三支”急流辐合区恰好覆盖渤海大部地区,为后期灾害性天气发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主要动力因子为中尺度850hpa的锋区配合下的NE向低空急流
科学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是有效防御气象灾害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对冀中滨海平原廊坊市北、中、南三个代表站1980~2006年间浓雾的形成特征分析,发现了冀中滨海平原浓雾以5至6时为生成高峰,浓雾越浓,季节分布越集中、消散时间越晚、平均持续时间越长、局地性分布越显著。进而归纳了冀中滨海平原浓雾预警信号发布应遵循的技术原则,为今后该地区浓雾的预警信号发布和雾灾防御提供了科学的背景依据。
2008年1月下旬至2月中旬该市出现严重的“低温阴雨”灾害性天气过程,本文对此次天气过程的基本气候特征与常年同期进行比较和对此次天气灾害对该市的影响进行初步评估。得出此次低温阴雨天气过程影响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造成的损失非常严重,该省有14个市县先后遭受了低温阴雨灾害;低温阴雨灾害的强度大表现为降温明显、日最高气温低、降水量异常偏多;持续时间长,过程发生时间为1967/1968年冬季以来最
为了深入了解沧州市雷电的发生及分布规律,更有效地趋利避害。对1954至1995年沧州市区雷暴资料进行逐年、逐月、逐日、逐时统计,结合河北省2000-2002年雷电灾害典型实例,论述了沧州市雷暴日数年变化变化情况、雷暴日数月分布规律、雷暴初终日的变化及24小时各时段的日分布规律,对雷电发生的灾害状况及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综合沧州市雷电灾害具有“两多两大”的特点,从雷电监测、雷电预警预报、防雷
分析了南宁市2008年1月14日至2月19日期间的罕见低温阴雨天气过程的特点、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以及对此次灾害性天气应采取的农业生产防御对策、灾后恢复生产对策,以便在以后出现类似灾害性天气时能及时采取有效对策,尽可能减少农业生产损失。
会议
会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