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型脑出血的影像学影响因素

来源 :江苏省第十八次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暨第一届苏、浙、闽神经外科高峰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yanzi168168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肿扩大的影像学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 15例自发性脑出血(ICH)急性期患者,出现血肿扩大者37例为研究组,未出现血肿扩大者78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CT复查时间、血肿形态、CTA的点样征、血肿密度、血肿部位、出血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发病CT复查时间、血肿形态、CTA的点样征、血肿密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肿部位、出血量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CT复查时间、血肿形态、CTA的点样征、血肿密度是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影响因素,脑出血后继续出血影像学影响是多方面的,通过对CT等研究,可以很好的预测血肿扩大及提高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是导致难治性癫痫的常见原因之一,部分FCD患者磁共振检查阴性,这类患者在临床工作中难以明确致痫性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的诊断和定位,手术疗效差.如何有效的诊断和定位FCD的致痫灶并完全切除致痫灶,是提高此类癫痫患者手术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关键.本文旨在探讨磁共振阴性的FCD难治性癫痫患者术前诊断、评估方法及治疗策略.方法:24例磁共振阴性的致痫性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病例术前
会议
目的:探讨椎管内神经鞘瘤的不同分型的临床特点、不同分型及手术治疗策略.方法:根据椎管内的神经鞘瘤的不同分型,分析椎管内肿瘤的手术特点及治疗效果.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治疗的84例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根据MRI等影像学检查,我们提出椎管分型,Ⅰ:肿瘤只局限在椎管内,未累及神经根管.Ⅱ:肿瘤位于椎管内外,波及神经根管,分为2个亚型.Ⅱa:肿瘤大部分位于椎管内,小部分穿过神经孔;
会议
目的:探讨小脑前下动脉动脉瘤的临床特征、手术技巧和治疗效果.方法:分析2007年1月~2013年12月来4例小脑前下动脉动脉瘤的临床病例资料,男2例,女2例,年龄23~63岁,平均年龄43.5岁,临床表现为突发头痛、头晕、呕吐等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症状.4例Hunt~Hess分级均为Ⅱ级.影像学检查:4例均行头部CT检查,均表现为SAH,1例行CT血管造影(CTA)检查,3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会议
目的:分析5例天幕硬脑膜动静脉瘘(ientori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TDAVF)手术治疗方法和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 1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5例TDAVF患者资料,包括病史、影像学、手术记录和随访资料.结果;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2岁~68岁,平均53.8岁.病程6天~7月,平均2.3月.影像表现为小脑肿胀2例,脑干淤血1例,枕叶出血1例
目的:总结和评估血管内治疗颅内小型(<5mm)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管造影随访结果.方法:2011年3月至2014年5月期间,经血管内单纯弹簧圈栓塞或Enterpris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后,得到造影随访的颅内小型(<5mm)动脉瘤患者32名.利用统计方法分析评价栓塞程度、临床结果、随访中的血管造影结果及栓塞相关并发症等.32例患者中,共有颅内小型动脉瘤35个,均为相对宽颈动脉瘤,破裂18个
会议
目的:血管内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direct carotid-cavernous fistulas,DCCFs)的介入材料较多,本文介绍我科应用可脱球囊、弹簧圈及覆膜支架经动脉途径治疗DCCF的经验.方法:自2006年6月至2012年5月,治疗32例患者共32个DCCF.其中男性21例,女性11例;外伤性DCCF30例,自发性(海绵窦段动脉瘤破裂)2例.结果:在32例DCCF中,21例(65.6%
会议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后伴发颅内血肿病人的急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34例中,男12例,女22例;年龄44-77岁,平均57.7岁.共有40个动脉瘤(单发29例,多发5例),术前Hunt-Hess评分Ⅱ6级,Ⅲ级11例,Ⅳ级12例,Ⅴ级5例.5例患者术前出现脑疝.采用翼点入路或扩大的翼点入路,先清除血肿或部分血肿后行动脉瘤夹闭.结果:34例患者共成功夹闭37个,2例多发性动脉瘤因其未破裂动脉瘤在对
会议
高灌注状态及高灌注综合征·高灌注状态·是由于脑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被解除后,同侧脑血管量成倍增加超出脑组织的正常代谢需要所致的.·通常TCD或其他灌注成像检查显示周侧动脉下游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较术前增加超过100%.·高灌注综合征·当脑部过度灌注而出现临床一系列症状称为脑高灌注综合征(CHS).可见于颈动脉CEA后、颅外颈动脉及颅内脑动脉经皮血管内成形术(PTA)及支架置入术后、颅内外搭桥术等血管
会议
目的:探讨认知刺激疗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急性期认知功能障碍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对30例Hunt-Hess分级Ⅰ级-Ⅱ级颅内动脉瘤性SA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5例,行认知刺激疗法、综合护理干预及出院后康复指导,对照组15例,行常规治疗.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词语流畅性测验、视觉再生、连线测验对患者干预前后进行分析评定.结果: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改善(P<0.05
会议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干出血的手术治疗时机、策略及手术技巧,提高脑干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自2010年7月至2014年7月共手术治疗的7例脑干出血病人手术策略及时机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经后颅凹正中入路4例、枕下乙状窦后入路2例、颞下入路1例.结果:6例存活,1例死亡(死因为肺部感染).结论:脑干出血常因基底动脉供应脑桥的穿通动脉破裂所致,症状与体征取决于病变大小、部位、有无脑室穿通和脑积水.出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