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黄草浸膏药物血清对活化型肝星状细胞增殖分泌TGF-p1及Ⅰ型胶原的影响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三届内科肝胆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153626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赶黄草浸膏药物血清对活化型肝星状细胞增殖分泌TGF-β1及Ⅰ型胶原的影响。 方法:雄性SD大鼠20只,分别以生理盐水、赶黄草浸膏灌胃,连续灌胃3天后采血并分离血清。HSC-T6常规培养后分为正常组和药物组,分别以含10%正常大鼠血清、10%药物大鼠血清的DMEM培养。采用Alamar Blue法检测细胞活力,MTT法检测药物细胞毒性,Real Time PCR检测Ⅰ型胶原及TGF-β1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细胞TGF-β1蛋白及Ⅰ型胶原表达。 结果:不同浓度赶黄草浸膏药物血清均能抑制细胞增殖;MTT法显示,不同浓度赶黄草药物血清无明显细胞毒性:赶黄草药物血清对Ⅰ型胶原及TGF-β1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有明显抑制,与正常组比较,P<0.01,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赶黄草浸膏能明显减少肝星状细胞分泌TGF-β1及Ⅰ型胶原,减少细胞外基质沉积,从而达到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其他文献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质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NAFLD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但以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为发端的肝内脂质沉积,在此基础上继发的氧应激和脂质过氧化反应进而形成NAFLD的“二次打击”学说为医学界广泛接受。本文从中医学痰瘀
目的:应用电针刺激SD大鼠肝俞、足三里、丰隆、太冲穴,观察其对高脂饮食所致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氧化及抗氧化状态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和西药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模型组外,其他两组在造模12周后分别进行针灸和西药治疗;16周时将所有大鼠断头处死,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光镜下的病理改变;制作肝组织匀浆,采用试剂盒操作说明测定肝组织肝中超
目的:应用电针刺激SD大鼠肝俞、足三里、丰隆、太冲穴,观察其对高脂饮食所致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和西药组,每组10只大鼠,16周断头处死,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光镜下的病理改变; EMSA法测定肝组织NF-κB活性。结果:模型组和药物组的NF-KB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1)和电针N(P值均<0
目的:观察紫七软肝片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TGF-β、TIMP-1的影响,探讨紫七软肝片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及治疗组以CCI、高脂低蛋白饲料和酒精造模,分实验第4周和第6周处死大鼠,取肝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查各组TGF-β、TIMP-1水平。结果:紫七软肝片治疗的动物肝组织TGF-β和TIMPI的表达显著减少(P和TIMPI的表达,从而发挥抗肝纤维
目的:探讨丹黄方对大鼠肝切除肝再生模型中促肝细胞再生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肝部分切除肝再生模型,用丹黄方进行干预,通过RT-PCR、电泳凝胶等方法检测与肝再生密切相关因子Tec mRNA的表达,观察丹黄方对肝细胞再生的影响。结果:丹黄方对肝再生模型大鼠肝组织TecmRNA的表达有增强作用,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丹黄方可能是通过增强肝组织TecmRNA的表达而促进肝细胞的增殖。
目的:观察双嘧达莫片联合大黄蔗虫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4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彩超、HBV-DNA定量、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等,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纤维化指标、彩超指标、HBV-DNA阴转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结论:双嘧达莫片联合大黄蔗虫丸治疗慢性
肝纤维化的发生是由于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降解的失衡造成的。细胞外基质(ECM)主要来源于肝星状细胞(HSC),HSC激活并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s, MFB)是肝纤维化形成的关键。国内外研究表明,细胞因子在纤维化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β,TGF-β),被认为是关键的致纤维化因子,是迄今
近年来TGF-β1/Smad信号传导通路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及中药干预作用已经成为新的研究热点领域。鉴于此,本文现将有关研究进展现状进行了论述。
目的:研究中药软肝饮对CCl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Smad3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软肝饮组和鳖甲软肝片组,采用CCl背部皮下注射构建肝纤维化模型,进行HE和Van-Gieson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同时以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各组Smad3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Smad3表达明显增强,软肝饮
目的:探讨TGF-β基因多态性与慢乙肝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以肝组织病理诊断为区分慢性HBV感染者纤维化程度的主要方法,用DNA测序法分析173例乙肝病毒感染病例和52例健康体检者TGF-β基因密码子10和密码子25、启动子区-800G>A和-509C>T四个位点基因型在不同肝纤维化程度分组中的分布。结果:密码子10基因型分布在不同纤维化程度分组中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