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氟沙星片全水性薄膜包衣工艺研究

来源 :第七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jyl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全水性薄膜包衣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以羟丙甲纤维素<,60RT-10>为主要材料,在处方中添加二氧经钛、聚乙二醇<,-6000>等材料,运用HZ-T225型糖包衣机从处方及工艺对氧氟沙星片全水性薄膜包衣进行研究.结果:解决了全水性薄膜包衣中的成膜性,片芯磨损、表面粗糙问题.并且成品进行稳定性考察质量合格、稳定.结论:通过工艺条件的改变,新辅料的应用,全水薄膜包衣是完全可以推广应用的先进工艺技术.
其他文献
药物动力学主要是研究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机理以及各种剂型因素、生物因素对药效的影响,对控制药物制剂的内在质量,确保药品的安全和有效,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目的:研究重组人生长激素聚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微球体外释放规律,与体内释放相关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复乳法制备载生长激素的PLGA微球,以分子排阻色谱法测定28天释放液中rhG H含量;以大鼠为实验动物,考察载药微球在体内的释放特性.结果:体外、体内实验表明,重组人生长激素聚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微球释放有显著的长效作用.
随着中药在国内外的广泛应用,在取得疗效的同时,中药肾毒性亦逐渐引起关注,其产生原因主要与中药炮制、剂量、使用时间、配伍及方药病症不符有关.对这些因素严格规范、积极开展中药毒性学研究及临床毒理学监测,以避免其毒副作用,合理使用中药.
目的:制备大蒜油固体脂质纳米粒,考察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高压匀质法制备大蒜油固体脂质纳米粒混悬液.以单因素考察影响制备大蒜油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处方和工艺因素,通过正交设计优化最优处方.结果:所得纳米粒为圆整的类球形实体粒子,平均粒径为106.5±40.3nm,包封率为98.6﹪.结论:采用高压匀质法制备大蒜油固体脂质纳米粒方法可行.
目的:以防治冠心病确有疗效的复方中药舒胸片为模型药物,制备具有不同时滞的定时控释片,将之与片芯组合制备成复方中药缓释制剂.方法:以崩解时间、加水后膨胀体积和吸湿后片芯增重、片径、片高变化率为指标,确定了片芯处方.采用压制包衣技术,选用聚乙二醇6000、氢化蓖麻油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作为包衣材料制备定时控释片并考察了处方、工艺、不同体外溶出条件对控时效果的影响.结果:经过筛选确定片芯处方为原药30
本实验针对《中国药典》2000年增补版所载银杏叶提取物提取方法"醇提-树脂法"进行有关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参数的进一步研究.以银杏叶黄酮醇苷及银杏叶内酯为指标成分,确定了具体工艺参数①通过解析率和吸附量工艺筛选,从AB-8、DA201、HP-20、D101大孔树脂中选用DA201作为纯化树脂.②通过纯化工艺筛选,确定依次用3倍量蒸馏水及3倍量80﹪乙醇洗脱,收集80﹪乙醇流份.③经三批中试试验表明,
目的:研究山萘酚在体外葡醛酸化代谢反应中,与银杏中其它两种主要成分槲皮素、异鼠李素和一些常用药物的相互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山萘酚分别与不同浓度的槲皮素、异鼠李素、地西泮、盐酸多巴酚丁胺、对硝基苯酚等药物进行体外抑制试验:取鼠肝微粒体适量,用含液提取,有机层于真空挥干,用流动相溶解残渣,取20μL进样,HPLC法测定剩余的底物浓度.绘制底物代谢抑制曲线,对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药物进一步测定其抑制常数
目的:制备水溶性大分子模型药物胰岛素类脂泡囊缓控释系统,并研究胰岛素类脂泡囊中胰岛素所处的位置及结构特点,为胰岛素非注射给药途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激光散射测定其粒径大小与分布,用透射电镜测定形态;用HPLC法、胰蛋白酶降解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实验手段研究胰岛素在类脂泡囊中所处的位置.结果:胰岛素类脂泡囊平均粒径为550.5nm,多分散度为0.05,分布均一,形态多呈圆球或近圆球形,类似
目的:希望对药学人员即将面临的危机引起重视;为改变医院药师在临床药学服务中所处尴尬境地,找出可行的拓展路径,提高医院药学服务水平.方法:检索北京三级甲等医院药剂科近二十年所公开发表的文献,了解目前医院药学发展状况,重点关注临床药学情况.结果:二十年来医院药学在供应管理、调剂制剂、质量控制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并已涉足临床药学、药物经济学等领域,但在临床药学服务方面处境较尴尬.结论:医院药学的长远发
根据大黄粉虫体液在前酚氧化酶(ProPO)激活前后非还原性SDS-AGE模型的差异,发现一个新的45kDa蛋白质.利用免疫杂交技术从大黄粉虫的cDNA文库中获得该蛋白完整的核苷酸序列,包括1332个核苷酸,可编码产生444个氨基酸残基并有两个可能的糖基化位点.将该序列与NCBI中的蛋白质序列相比较可知,它与Drosophila melanogaster的伪装蛋白及其他丝氨酸蛋白酶的类似物有高度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