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的谦抑与自制-以高校行政诉讼案件为例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ris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司法国情下,探讨司法的谦抑问题或许会有无病呻吟之感,因为中国既不搞三权的分立与划界,也不存在司法反多数、反民主的难题,更没有法官专制的现实可能。即使是法院系统近年来所屡屡提及的能动司法,与西方法治传统中司法能动主义(judicial activism)也有着较大区别。事实上,今日之司法非但未能借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而“攻城掠地”,相反却似乎在一些本不应缺席的“领地”节节退让。一些法院明文规定不受理某些类型的诉讼和非诉执行案件,那些原本需要司法粉墨登场的领域,司法也避之唯恐不及。个案裁判中,司法素养匾乏的民众和哗众取宠的媒体可以占领道德至高点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甚至是以公众狂欢的方式来定生死、夺人命;始终强势的行政权力也绝不会放弃对法院审判活动指手画脚。原本被寄于解决官民矛盾厚望的行政诉讼制度,立法目的却并没有完全实现。“统计数据显示,在《行政诉讼法》施行二十多年,法院惨淡经营,行政诉讼“立案难、审理难、判决难”的问题根本没有得到解决,一些指标甚至每况愈下”。这些都说明,当下司法的主要矛盾是司法的消极、退让和定分止争功能的缺失,而不是司法对其他权力和权利的不正当的侵蚀。改变这种现状一方面要确保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另一方面尽可能把更多的纠纷解决“司法化”逐步强化司法最终裁决者的地位。
其他文献
本文就如何加强对流动摊贩的管理,探索治理之策,为推进昆山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分析了流动摊贩产生的原因、存在的问题、现阶段的法律地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流动摊贩管理是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城管执法人员与流动摊贩之间的矛盾更是当前社会的聚焦点。如何对流动摊贩实施有效管理,是当前各级政府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也是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笔者就流动摊贩存在利弊影响、法律地位以及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如何创新监管方式问题进行探索。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流动商贩日渐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由于流动摊贩的经营产生外部不经济性如环境污染、影响市容和公共交通秩序等,从而导致流动摊贩与城市管理部门的冲突不断见诸媒体,成了群众投诉的热点、社会反映的焦点,同时也成为城市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就流动商贩群体的构成、产生原因及弊处进行分析,并阐述了流动摊贩的法律地位及监管方式的创新发展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呈现出“内地向沿海、农村向城市”流动的大趋势,随之而形成的流动摊贩大军,则成为城市管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如何在维护必要的城市容貌,展示城市“舒适、宜居、整洁、美化”特性的基础上,尽可能保障流动摊贩的权益,将直接考量政府的执政智慧和管理耐心。笔者结合自身所从事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实际,就如何合理有效的监管流动摊贩现象作探索性的思考,提出总体原则为合理疏导、必要保障,以图找
本文分析了江苏省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双轨制”问题,运行效率问题和后续工作问题,提出了要实现从行政机关主导型备案审查向立法机关主导型备案审查的转变,强化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制,充实备案审查工作的内容等举措。
规范性文件之制定、审查和备案通常是在公法视野下进行的,因其本质上是行政权的行使方式之一,故而受到较多公法限制。然而随着规范性文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不断发展,其逐渐渗透到私法领域,规范性文件对私法领域中私法关系的制约现象泛化开来,私法的原则和价值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规范性文件的制定、解释、修改和审查,本文通过一则案例,分析规范性文件对私法领域的制约作用,及其与私法的互相衡平,提出从私法领域审视规
本文从论述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重大意义开始,指出目前工作中存在的三点主要问题,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七点对策。
城市规划管理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和实现城市规划的重要手段,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重要性、复杂性、艰巨性日益凸显。目前,中国在城市规划行政执法实践中侧重于保障行政管理权,强调行政效益,对公众的正当权益保护和社会公平的考量不足,行政法中公认的“平衡模式”并未得到应有的关注,由城市规划执法引发的争端不断。本文将城市规划执法作为一种动态、连续的法律行为,尝试探讨城市规划集中执法模式的构建
自2008年南京市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正式开通运行以来,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南京市城市建设管理监察权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顺利开展,且成效显著。作为亲身参与者和一线执法工作者,南京市城市建设管理监察支队,深度经历了城建监察权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的全过程,对其有着比较充分的感性认识。为了将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从理论的高度来回顾、审视、总结和研究这项工作,从而更好地指导执法工作、提升执法水平,专门
申请人对被申请人2005年8月23日以信访答复做出的学生申诉处理决定不服,向本机关提起行政复议申请。本机关受理后,为查清案情,先后追加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及本案相关人苗某为第三人,于2004年11月14日正式立案。后因案情复杂,本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又就有关的事实问题,专门向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有关经办人员调查了情况,听取了被申请人、第三人的意见,并根据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