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cRNA SPRY4-IT1介导PM2.5致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来源 :中国毒理学会表观遗传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gix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低剂量PM2.5 慢性暴露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生物效应,并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此过程中发挥的功能作用.方法:采用20μg/ml 的PM2.5 长期慢性处理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构建PM2.5 诱导16HBE 细胞恶性转化模型.采用CCK8、细胞划痕试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PM2.5 诱导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细胞增殖能力、凋亡和周期的变化;lncRNA 芯片分析16HBE 恶性转化细胞与对照细胞lncRNA 差异表达谱;qRT-PCR 检测lncRNA SPRY4-IT1 的表达;转染质粒载体过表达SPRY4-IT1,观察其对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探讨其功能作用.结果:与正常16HBE 细胞比较,CCK8 实验结果显示,随着PM2.5 染毒代数的增加细胞活力逐渐升高;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染毒细胞的迁移率明显上升;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染毒细胞增殖能力逐渐增加;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结果表明,染毒细胞的肿瘤球形成率明显增高;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16HBE 细胞相比较,PM2.5转化细胞的凋亡率明显下降;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16HBE 细胞比较,恶性转化细胞周期G1 期比例下降,S 期比例上升.lncRNA 芯片分析显示,PM2.5 诱导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表现显著的lncRNA 差异表达,SPRY4-IT1 在PM2.5 致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的表达先升高后降低.通过生物数据库预测,SPRY4-IT1 在肺腺癌组织中低表达.在恶性转化细胞中转染质粒载体过表达SPRY4-IT1,实验结果显示,与转染阴性载体NC 组比较,SPRY4-IT1 过表达组,细胞活力下降;细胞迁移能力减弱;克隆形成率降低;细胞周期G1 期比例上升,S 期比例下降.提示SPRY4-IT1 介导了PM2.5 致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转化过程.结论:低剂量PM2.5 慢性染毒可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并诱导lncRNA 差异表达谱改变,其中lncRNA SPRY4-IT1 介导了PM2.5 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过程,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旨在寻找尘肺病患者血清差异表达lncRNA,初步探寻lncRNA 在尘肺病患者临床分期和生活习惯暴露的关系.方法:收集尘肺病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的资料(性别、年龄、尘肺病分期、工龄、吸烟和饮酒)等指标,采集受试人群的血清,提取血清中RNA,对Bancr,linc00152,GAS5,HOTAIR,MALAT1,H19,UCA1 和PVT1八种lncRNA 的表达进行检测,再将上述lncR
目的:SIRT1,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依赖性的组蛋白去乙酰基酶和microRNA 在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均显示出保护作用.MicroRNA 和组蛋白修饰是基因表达的关键表观遗传调控因子.但是,它们是否共同参与铅神经毒性尚不清楚.因此,我们建立了铅诱导的小鼠时序神经毒性模型.方法:Western blot 和RT-qPCR 被用于确定SIRT1 在铅暴露后不同时间点在海马和皮层组织中的表达.生物信息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是分布最广的一类蓝藻毒素,可通过多种途径被动物和人体摄入,从而对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对MCs 的潜在毒性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近年来,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组学技术的兴起与广泛应用,使得从分子水平全面的揭示MCs毒性作用的分子机制成为了可能。本文主要回顾了目前基于组学方法对MCs 的毒性和机制研
目的:建立铅暴露诱导小鼠学习记忆损伤时间序列模型,筛选并验证特异microRNA 及其靶基因BACE1 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变化.方法:以C57BL/6 雄性小鼠为研究对象,建立自由饮水模型铅暴露时间序列模型,采用Western blot 和qPCR 分别检测海马和皮层中BACE1 的表达变化.运用生物信息学预测与BACE1 相关的microRNA,并运用qPCR 检测海马和皮层中microRNA
[目的 ]免疫功能紊乱是砷中毒病情进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调节T 细胞(Treg)是调控机体免疫稳态的关键组分,也是近年发现的砷致免疫毒性新靶点.本研究以贵州省燃煤型砷中毒人群为研究对象,以Treg分化特异调节基因FOXP3甲基化修饰为切入点,探讨FOXP3甲基化改变及其介导的Treg数量紊乱与砷中毒及其病情进展的关联性;并运用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的具有缓解砷中毒症状的天然药植物刺梨开展砷中毒人群干预研
目的:探讨砷暴露及其甲基化代谢和2 型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以我国北方饮水砷暴露地区(山西省大同盆地和内蒙古呼和浩特盆地)1003名常驻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获得研究人群基本资料;通过检测尿液不同形态砷含量(无机砷[iAs],一甲基砷酸[MMA]和二甲基砷酸[DMA])评估研究人群砷暴露水平及其甲基化代谢能力;检测空腹血糖水平,并依据病史和空腹血糖水平(≥
目的:本研究探讨EVs 在肺上皮细胞和肺成纤维细胞中的交互串扰作用及miR-21通过EVs 在砷诱导的肺纤维化中成纤维细胞的糖酵解及肌成纤维细胞分化中的作用,为发现砷化物所致肺纤维化的生物学机制及寻找新的早期生物学标志提供科学线索。方法:1)用0,1,2,4,8μM NaAsO2 急性处理HBE 细胞后,分别与MRC-5 细胞和LF细胞进行共培养,观察MRC-5 细胞和LF 细胞;2)用0,1,2
目的:大气污染是明确的人类致癌物,PM2.5 的长期暴露与包括膀胱癌在内的多种疾病密切相关.N6-腺苷酸甲基化(N6-methyladenosine,m6A)是RNA 内部最丰富的化学修饰,是表观遗传领域的研究热点.据报道,环境因素可引起m6A 修饰的异常进而参与多种疾病.本研究探讨PM2.5 暴露对m6A 修饰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PM2.5 介导的m6A 修饰在膀胱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和分子机制.方
目的 本研究通过TMT 标记肽组的LC-MS 技术分析辐射肺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蛋白的变化,并对外泌体蛋白进行定量和差异分析。方法(1)利用梯度差速超速离心法提取辐照肺癌细胞A549 上清液中的外泌体。(2)利用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分析外泌体颗粒直径和浓度,利用电子透射电镜观察外泌体形态,通过蛋白免疫印迹分析对提取的外泌体marker 蛋白进行鉴定。(3)运用LC-MS技术分析辐射后肺癌细胞释放的外
目的:多环芳烃类物质暴露是肺癌确切的危险因素,其所致DNA 损伤是肺癌发生的起始动力.ERCC1 是核苷酸切除修复系统关键的限速酶基因,具有识别和切除DNA损伤的关键作用,是预测肺癌发病风险的重要生物标志.CircRNA 作为转录后剪接生成的一类重要的非编码RNA 分子,在肺癌的研究中逐渐受到关注.而源于DNA 损伤修复基因ERCC1 的circRNA 与肺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目前并无报道,因此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