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悬梁结构煤油传感器研究

来源 :2010(第三届)中国微纳电子技术交流与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mo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催化燃烧式传感器是目前气体传感器领域里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最早的催化燃烧式传感器是美国人采用裸铂丝制作的用于检测瓦斯气的传感器,1957年,英国人发明了在铂丝圈上涂加载体和催化剂的催化传感器。随着微电子与微系统技术的发展,表面和体微加工技术进入了微机械加工领域,并很快在气体传感器制作中得到应用。本文是基于非硅微加工技术研究基础上,借鉴了微桥细丝的研究理念,设计了一种微双桥结构的催化煤油传感器,以可微加工的Al2O3膜材料替代单晶硅作为微桥制作材料以及带有隔热空隙的芯片结构研制开发了新型催化燃烧式煤油传感器。
其他文献
变形镜是自适应光学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波前校正器,基于MEMS技术的微变形镜是目前一个非常有前途的发展方向,它具有驱动电压低、易于系统集成、成本低廉等优点。本文基于表面硅工艺设计了一种新型弹簧支撑静电吸引型12单元分立式微变形镜如图1,其中单个变形镜可分为两部分,驱动部分由四根弹性双端固支梁支撑一个平行板电容器构成,驱动部分之上就是变形镜的镜面结构部分,在静电力驱动下,镜面将跟随电容器做整体平行移动如
会议
摩尔定律一直被认为是半导体行业发展的金科玉律,而要让摩尔定律一直有效的关键是不断提高光刻分辨力。众所周知,从投影式光刻机的分辨力公式可以看出,提高分辨力的途径是降低工艺因子、缩短曝光波长和增大数值孔径,而缩短光源波长和增大数值孔径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为此,各国科学家努力寻求新的提高光刻分辨力的方法和技术,以满足下一代光刻技术的迫切需求。纳米压印光刻(nanoimprint lithography,
会议
当金属纳米粒子受到光波激发时,会在某一频率处出现集体振荡的现象,即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表现出明显的消光特性,基于这种独特的光学特性,使得在生物传感和化学传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纳米粒子阵列由于粒子间的耦合相互作用,能够获得窄的线宽和高的传感灵敏度。本文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对Ag纳米柱粒子构成的三角、方形和六角三种有限阵列排布方式下的LSPR传感特性进行了研究,讨论了
会议
本文介绍了以ARM芯片为核心器件,研制出低噪声的信号采集卡,所设计的采集卡噪声RMS值少于0.2 mV,实现和满足对微小信号以及大动态范围信号采集的要求.在文中,以商业化的气相色谱系统为平台,通过其分离色谱柱以及检测器对瓦斯气体进行分离、检测,然后利用所设计的信号采集卡置换其信号采集系统,对检测器所获得的微小信号进行采集试验.从实验可以看出,信号采集卡对微弱信号的采集显示了较高的分辨率和较低的噪声
会议
表面等离子共振(SPR)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无标记、实时、快速等优点,能够实现药物的快速检测,将其与分子印迹技术结合可以提高传感器的选择性,成为近来研究的热点.氯磺隆是一种用量少,浓度低,但是属于长残效的除草剂,低浓度快速检测是研究的主要方向.本研究使用中科院电子所自行研制的高灵敏度单通道SPR分析仪和进样装置,仪器为棱镜耦合型SPR传感器结构,其检测角度范围是40~70°,折射率检测范围在1.0
会议
石墨烯作为"完美原子晶体"的二维结构单层碳原子材料,在电子和光电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其相关研究已被授予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奖。由于其优越的电导和透光性,目前石墨烯最实际和成功的应用是制作透明电极、透光板、透明触摸屏等。这些应用大都是在可见光频段。由于常规透明电极材料(如ITO)在红外频段的透光性不太好,目前没有较好的红外透明电极材料。因此,在制备红外光电器件(如红外探测器)中不得不采用金属电极。例如
会议
采用与MEMS工艺易兼容的工艺,自上而下制作了分级多孔纳米结构的氧化铝/金多层薄膜电极。利用SEM和EDS对上述多层薄膜电极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上层氧化铝层即阳极氧化铝层具有有序的多孔的结构特性,其孔道垂直于电极表面,无障碍层,具有穿孔特性,根据扩孔时间长短,孔径大小在80~120nm范围内可调左右;底层金层亦为多孔结构,孔尺寸为10nm左右。为了评价分级多孔纳米结构的氧化铝/金多层薄膜电极的
简要回顾了离子迁移谱技术发展历程,叙述了常规离子迁移谱的局限性。阐述了基于MEMS工艺的新型高场不对称波形离子迁移谱技术,该技术以物质离子的离子迁移率在高场下的非线性变化特性为基础,可实现对物质离子的空间分离。结合自主研发的高场不对称波形离子迁移谱仪,论述了基于MEMS工艺的新型高场不对称波形离子迁移谱技术在物质离子分离检测方面的原理及实施方式。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对高场不对称波形离子迁移谱的研究进
石墨烯是一种六方结构排列的二维碳纳米材料,它的成功制备突破了二维材料不能在室温下稳定存在的固有理论。与硅材料相比,其具有极高的载流子迁移率,而双层石墨烯具有可变的禁带宽度。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机械剥离法、氧化石墨还原法、碳化硅外延法、CVD法等。机械剥离法简单易行,但尺寸和特性不可控,适宜于实验室制备研究;氧化石墨还原法成本低产量高,但是制备质量较差;碳化硅外延法和CVD法制备的石墨烯质量高尺寸
会议
本文通过阳极氧化的方法在近等原子比镍钛合金表面首次成功制备出大面积均匀的纳米管阵列,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仪(EDXA)对其表面形貌和成分进行分析.实验表明阳极氧化的温度和电压是影响纳米管生长的重要因素.当阳极电压较低时(15 V),温度变化对阳极氧化结果影响不大,镍钛合金表面仅形成几十纳米厚的多孔结构.当升高阳极氧化电压至20V,在20℃阳极氧化形成的纳米结构表面是一层几十纳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