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与亚细胞代谢组学分析新方法

来源 :第四届中荷代谢组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ynam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代谢组学目前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而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元,细胞代谢组学的研究已引起关注,然而阶段亚细胞水平代谢组学分析尚鲜见报道。考虑到细胞内存在多种细胞器,不同的细胞器分别承担着细胞特定的某些功能,而这些细胞器存在于胞浆之中,相对于更小的细胞器,胞浆就相当于一个巨大的蓄水池或仓库,即存在"拉平"效应;而且胞浆除了提供细胞器存在的环境,胞浆中也在发生某些代谢反应,某些物质可以在胞浆与特定的细胞器之间传递。所以亚细胞代谢组学分析对于细胞生命科学的研究非常具有必要性。要希望研究特定细胞器中动态发生的代谢过程并避免胞浆中的代谢物水平和变化造成的干扰,研究揭示细胞器与胞浆之间的代谢物传递规律,这些细胞生命科学所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都期待开展发展亚细胞水平的代谢组学分析方法。近年来本课题基于LC-MS及Chip-MS联用技术发展了细胞代谢组学和亚细胞代谢组学分析的新方法。本研究以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为模型,以线粒体能量代谢研究为切入点,选取尼克酰胺作为干预药物,大鼠心肌细胞H9c2及其线粒体中的代谢物作为研究对象,建立线粒体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包括线粒体等细胞器的分离纯化、代谢物的提取及液相色谱质谱分析,定量分析测定了细胞及其线粒体中的16种目标代谢物,探讨了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和药物分子尼克酰胺发挥保护作用的机制。通过线粒体与细胞整体水平的代谢物比较分析,展示了亚细胞水平代谢组学与细胞整体代谢组学研究结果的相关性,论证了亚细胞代谢组学分析的必要性。
其他文献
Phytochemical study of the buds of Wikstroemia chamaedaphne led to the isolation of one tigliane diterpene(1),two daphnane diterpenes(2 and 3),and four lathyrane diterpenes(6-9),along with four known
淫羊藿仙茅是临床常用的温补肾阳的药对,淫羊藿总黄酮和仙茅总酚苷是它们发挥抗骨质疏松的活性部位.本研究基于NMR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去卵巢大鼠口服淫羊藿总黄酮、仙茅总酚苷及其配伍后尿液和血液代谢图谱的变化,探讨淫羊藿配伍仙茅抗骨质疏松的协同作用.36只雌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平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尼尔雌醇组、淫羊藿总黄酮组、仙茅总酚苷组,有效部位配伍组,每组6只.药物组用CMC-Na配制,正常组和模
黄芪建中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篇》,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经典名方之一,但其代谢调控机制尚不清楚.本实验室前期基于NMR代谢组学研究结果显示,黄芪建中汤可以调节慢性萎缩性胃炎导致的糖代谢及氨基酸代谢紊乱.为了获得更加广泛全面的代谢调控信息,本文进一步采用UHPLC-Q/TOF-MS技术全面探究黄芪建中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调
黄芪建中汤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传统中药复方,但其发挥治疗作用的物质基础尚不明确。本研究拟整合代谢组学与网络药理学两种技术来系统阐释该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物质基础。研究表明,在筛选得到的18个尿液病理标志物中,黄芪建中汤对16个标志物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中a-酮戊二酸、缬氨酸、肌氨酸、甘氨酸、丙二酸和延胡索酸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生化诊断指标(胃蛋白酶)密切相关,因此选择这6个主要的药效标
复方丹参滴丸对心肌缺血具有良好效果,在美国进行Ⅱ期临床研究中发现:临床心肌缺血病人短期用药后药效随血药浓度出现规律的、一致的峰谷波动;但长期用药出现PK-PD不相关现象,即:药效持续稳定,不随PK出现峰谷波动现象。为此,采用代谢组学方法对心肌缺血模型动物体内代谢水平进行了研究,从复方丹参滴丸对心肌异常代谢调节角度探索和研究药效作用机理。发现复方丹参滴丸短期给药对代谢调节作用呈现峰谷波动现象,长期给
会议
抑郁症是一种主要以心境低落为特征的广泛的精神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社会最沉重的疾病之一.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产生的一系列的异常行为和生理反应类似于人类的抑郁症状,是一种有效模拟人临床抑郁症状的动物模型.代谢组学技术基于生物样本如尿液、血浆或组织的整体代谢物谱为生物标志物和关键代谢途径的发现提供了一个平台.而目前,LC-MS以其分析速度快、分辨率高、灵敏度高等优点成为了代谢组
如何在对代谢物实现有效鉴定和准确、可靠定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高代谢物质种类和数量的覆盖面,以更加全面真实地反映机体在内外因素扰动下代谢状态的变化,是目前代谢组学分析技术面临的最大挑战。针对低丰度、极性大、难离子化等性质特殊小分子药物及内源性物质LC/MS检测难题,本课题组自2006年起就开展了"化学衍生化技术与LC/MS结合应用"的创新探索,提出了"配对衍生化液质联用分析新策略",先后以5-二
会议
代谢物通路的归宿一直是代谢组学研究的瓶颈问题。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可利用同位素作为示踪剂标记一种或多种类型的内源性代谢物,通过质谱仪、核磁共振仪等分析仪器测定其反应后的位置、数量等变化,有助于内源性代谢物在机体内的识别、定量及其代谢途径的定位分析。我们课题组探索性的将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应用于药物代谢组学中,初步完成了同位素引入、LC-MS分析方法的建立、同位素数据处理及代谢通路分析,为中医药作用机理
会议
中药在人类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其化学成分众多,在体内发挥活性的有效成分复杂难辨。随着现代生物样品分析方法与系统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从复杂中药体系中寻找发挥药效的有效成分及其作用位点成为了可能。
会议
王喜军教授课题组90年代初创建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理论,为分析中药体内药效成分提供了新途径;进入21世纪后,又将该理论与代谢组学技术整合,形成了以中医证候为切入点,以方剂为研究对象,阐释中药有效性和发现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的理论及方法——中医方证代谢组学(Chinmedomics);即利用代谢组学技术鉴定中医证候的生物标记物,利用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方法分析有效状态下方剂体内成分的显效形式,在治疗有效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