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麻籽蛋白酶解物可减轻硫酸葡聚糖钠诱导的急性结肠炎

来源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七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FWF19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木瓜蛋白酶酶解亚麻籽蛋白获得了具有良好的抗炎和抗氧化活性的亚麻籽蛋白酶解物,进而研究其对硫酸葡聚糖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小鼠急性结肠炎的干预作用。将40 只C57BL/6J 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 组(n =10),分别为对照组、DSS 组和酶解物剂量组(400,800 mg/kg/d)。试验持续7 d,每天记录小鼠的体重、粪便外观和粪便潜血,然后通过分析小鼠的DAI 评分、结肠病理学评分、结肠长度、脏器系数、肠道菌群、氧化应激和促炎细胞因子水平来评估酶解物对DSS 小鼠的干预作用。结果表明:高、低剂量组皆显著减轻DSS 小鼠的DAI 评分、结肠病理损伤、结肠长度缩短、胸腺萎缩和脾脏肿大,促进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增长,提高过氧化氢酶(CAT)活力,降低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PGE2 和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 水平来改善结肠组织。此外,高剂量组还可以提高总抗氧化能力和降低NO 含量。综上所述,亚麻籽蛋白酶解物可用于膳食,干预DSS 引起的急性结肠炎。
其他文献
本文综述了食品中蛋白质力学稳定性的测定方法,重点介绍了热分析技术、单分子技术、流变学技术、电泳技术及质构分析。热分析技术包括等温滴定量热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单分子技术包括荧光成像及其光谱学、原子力显微镜力谱技术、单分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流变技术包括流变仪分析法和微流变分析仪法;电泳技术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质构分析反映食品质构特性。本文为食品中蛋白质力学稳定性的测定提供参考。
本文探究了碳酸钠离子浓度变化对面条质构、拉伸、蒸煮特性的影响.选用Glycine-NaOH(GBS,pH 为9.6,10.4)和NaHCO3-NaOH(SBBS,pH 为9.6,10.4)2 种缓冲液,保持pH 值不变,改变碳酸钠添加的浓度(mNaCO3 ∶mBS =1∶9),观察和面水离子浓度发生变化时对面条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GBS 和SBBS pH 9.6 和10.4 时,随着离子浓度增加
纳米酶是一种高效的生物模拟酶,在食品分析和安全检测领域引起越来越多的研究兴趣.探索纳米酶的多样性和催化机理对促进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受天然漆酶催化活性中心结构启发,以谷胱甘肽和氯化铜为前体,通过简单的水热法制备了一种催化活性高的新型漆酶模拟物(称为LM纳米酶).LM纳米酶活性中心结构使用XPS 和FTIR 分析,发现它是由一价和二价铜分别与硫醇基和氨基配位构成,而且LM纳米酶催化机
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很容易从塑料容器中迁移到食用油中,成为塑化剂的重要来源.由于PAEs 的痕量水平和样品基质的复杂性,探索一种从油样中提取、富集和检测PAEs 的方法非常重要.共价有机骨架(COFs)是一类新型多功能结晶有机聚合物,其具有比表面积大、化学稳定性好、规律的多孔性等优点,作为吸附剂广泛应用于分析样品前处理环节.本研究中磁性COF(Fe3O4@COF(TbBD)
本研究以产地为甘肃和新疆的党参以及党参蜂蜜、党参花粉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检测手段,研究了其基本成分(尤其是糖类成分)和生物活性成分(酶类、黄酮、皂甙、酚酸)的组成及含量,旨在为党参蜂蜜的品质评定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新疆党参蜂蜜中的淀粉酶值为(31.31 ±2.89)mL/(g·h),蔗糖转化酶值为(167.33 ±35.39)mg/(g·h),分别显著高于甘肃党参蜂蜜中淀
早春(ES)龙井茶因其高品质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因其低产稀缺而增加了附加值.由于ES 龙井茶与后期收获的低价值茶叶产品外观相似,因此存在较高的替代风险.本研究对不同采收时期的茶叶样品进行了稳定同位素分析(δ13 C、δ15 N、δ2 H 和δ18 O),以了解不同干燥方法、叶片成熟度和采收期对茶叶中稳定同位素的影响以及早春龙井茶的鉴别.结果表明,茶叶在不同干燥过程中所有稳定同位素均无显著性差异(P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单增李斯特菌是引起牛乳腺炎的主要致病菌.抗生素目前是治疗乳腺炎的首选药物,然而由于长期滥用抗生素导致致病菌产生耐药性,甚至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因此,迫切需要替代疗法来消减细菌的耐药性和减少抗生素的残留.咖啡酸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炎、不易产生耐药性、代谢快且无残留、毒副作用小等优点,有望成为消减细菌耐药性的天然抗菌剂.本文研究了咖啡酸对牛乳中3 种致病菌
目的:本研究以农作物中常见的霉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ZEA)为研究对象,分析了miRNA 参与ZEA 对HepG2 细胞肝脏毒性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MTT 方法和DCFH-DA 方法检测ZEA 对HepG2 细胞的毒性效应及ROS 水平;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ZEA 对细胞凋亡的影响.使用生物信息学工具(TargetScan、PicTar、StarBase 等)预测miRNA 可能调控的靶基因,并应用
现代社会“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亚健康状态蔓延.高F 值低聚肽由于独特的氨基酸组成具有良好抗疲劳,抗氧化等生理功效,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而高F 值低聚肽制备过程中定向酶解控制技术是一个难点.前期研究发现黑曲霉M00988 来源外肽酶可优先作用疏水性或芳香族氨基酸的多肽底物.研究对该酶底物结合口袋上关键结合位点进行探究,构建系列突变酶,随后采用二肽底物N-Cbz-Gly-Phe、三肽底物N-C
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以豆粕为原料利用碱溶酸沉的方法提取,再经过深加工处理得到蛋白含量在90℅以上的大豆蛋白,其在食品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SPI 为基质包埋疏水小分子物质的相关研究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经SPI 或改性SPI 包埋后,疏水性生物活性物质的水溶性、热稳定性、pH 稳定性、离子强度稳定性、生物利用率等均得到有效改善,大大提高了这类小分子物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