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庙千秋文心所向[代序]--从旌德文庙说起

来源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第二十次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c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汉高祖刘邦在曲阜以大牢祠孔子,开创祭孔的先河,至南北朝借由官方行为逐步建立起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在世人心目中和国家统治机器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唐贞观四年(630年)诏"州、县学皆作孔子庙",地方孔庙开始普及,"庙学合一"正式确立,祀礼位列国家大典,孔子庙的建造及相关奉祀开始盛行.迄至清末,全国已遍布1560余座孔庙.科举废止的第二年(1906年),文庙祭祀升为国家祀典的最高规格——大祀.
其他文献
中国文庙客观地反映着地区文化和教育的演变历史,具有明显的政治教化、社会文化教育、劝学等传统教育功能,千百年来,一直是传承儒家文化和扩充中国教育历史的"活化石".作为历史留给当代社会的一种珍贵文化遗产,中国文庙在当前的利用状况值得人们加以关注.中国文庙在当代社会的生存和利用存在着一定的困境,但也有一些文庙在探索如何有效利用自身价值的道路上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中国文庙在当代社会应以文庙传统功能的延续和拓
清廷吏部尚书铁保谪戍吉林所题的"白山书院"匾额现为国家二级文物,藏于吉林市文庙博物馆.致力于成为吉林市儒家文化基地的吉林文庙希望以白山书院为依托,更好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庙学合一"完善文庙的教育功能,重建白山书院便顺理成章.吉林文庙对白山书院进行复建,在历史价值、强化教育功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自唐太宗诏令各州县学皆立孔子庙,形成庙学合一的建制,孔庙于是遍及全国.孔庙又称作庙学、文庙和学宫等,并成为所在地的文脉源头.千百年来,孔庙在人们心目中有着无比尊崇的地位,有关庙学的文献史料、碑记诗篇汗牛充栋.只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文献史料、碑记诗文,或残缺,或散失,或毁佚,不知几几,虽有方志记载,但难窥全豹,也鲜见全面系统反应地方庙学历史文化的专著.
思圣堂位于汶上县老县衙后堂之西,为孔子宰中都的纪念性建筑群,创建旨在"求孔子之意而行其政".堂内塑孔子坐像,孔子弟子冉耕和抗金名将岳飞配享,得到汶上县历任主政者的重视,也成为文人墨客描写汶上的重要题材.
孔子世家明清文书档案(散档)中保存有20条灯谜,反映了清朝中后期,以诗礼传家的衍圣公府在子女教育和生活文化方面的内容;同时,作为展现传统节俗活动的历史档案类实物,具有一定的历史和学术研究价值.
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不可小觑.孔府是孔子嫡裔世代居住的官邸,从建筑本身体现出儒家思想的丰富内涵:有序的礼制等级观、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
鲁国青铜器是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鲁文化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资料.本文搜集了鲁国青铜器的资料并对鲁国青铜器的研究进行了部分整理和归纳.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儒家思想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其产生之时就对中国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经过两千多年不断地变化和发展,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曲阜孔庙作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不仅在中国古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作为祭祀孔子的本庙,也集中体现了儒家思想.
天津文庙是古代祭祀孔子的庙宇.民国时期,天津地方文人、学者积极组织祀孔活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本文就民国时期天津文庙祀孔活动及其历史价值做一简要概述.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和文化载体,自唐宋以来历经千余年的发展,分布于各省区城乡.明清时期广西书院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它传承了传统文化,传播了儒家学术思想,开创了一代学风,丰富和发展了广西古代教育思想,在培养人才、文德教化、儒学传播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对后期广西的政治、文化、教育等各方面都产生过重要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