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治疗取向美术教育活动初探--北京市单双亲家庭初中生绘画心理表征分析的实验研究

来源 :第五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vz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北京市单亲与双亲家庭初中生关于"家"的主题绘画心理表征的异同,并结合艾森克人格问卷和家庭环境量表测量结果对比分析绘画活动与儿童心理面向间的关系,进而探寻艺术治疗取向的美术教育(Therapeutic Art Education)活动在中学开展的可行性及其意义.笔者强调研究的应用性、探索性和描述性,选择了案例研究法、访谈法和观察法.研究对象为北京市4所学校6个班级共211名初中生,其中23名单亲家庭学生.论文的创新点在于将定性数据——"学生画'家'作品、学生本人画'家'感受、研究者观察"与定量数据——"人格和家庭量表问卷"结合,避免之前相关研究过于偏重研究者对画面的主观概括,同时学生本人的文字表达弥补了定量研究的数据单一性问题.研究发现,单双亲家庭初中生的绘画表现在布局、动作、象征符号等方面具有异同性,画"家"活动能够帮助学生疏导情绪,培养其自我认知能力.研究为笔者与中学班主任、美术、心理教师合作进行艺术治疗取向美术教育的后续研究得提供了可能性.
其他文献
艺术教育能够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帮助到所有人,包括老师和学生,通过理解我们自身与他人的方式建立关系:用于建立社区的关系,不仅仅是少数人类之间的关系,而是一个被扩大化的社区,一
会议
在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中,我国的美术馆馆方越来越意识到自身的教育使命和教育优势.近年来,美术馆馆方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和形式,努力为广大观众奉上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美术馆教
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法,借助老照片的视觉符码和参与者的访谈,建构一个挪威家庭1902-1912年在上海的生活叙事,从中了解到东西文化交会的情况,探讨老照片叙事和视觉文化的关系.挪
当今社会,跨学科美术教育已经成为美术教育学科与美术教育专家和学者讨论的热点话题.尤其是现在,人类已进入了一个信息共享、信息资源极为丰富、信息高速传播的互联网时代,它
会议
先秦儒家典籍《孟子·离娄下》云:"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做学问从广博出发,继而务精深,最终达到简约.本文将从"由博返约"教育思想的历史脉络、当代解读和研究应用等方
20世纪末以来,以日本、韩国等东亚地区的动漫、影视、歌舞等流行艺术,借助大数据时代的传播优势,对青少年产生巨大的影响.并在网络和智能移动环境下,催生出现代御宅族及其宅
会议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世界性文化思潮在诸多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样后现代课程理念对艺术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可能,探讨后现代课程观对当前高校艺术教育地方特色课程资源开发的
会议
从微格教学形成于美国60年代教育改革运动起,到80年代初期传入我国,经历了20多年的探索、研究与实践,不断地完善,已渐趋成熟.但还是免不了进入"瓶颈"时期.需要回顾与反思,在
当下的视觉文化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以数字技术、新媒体、因特网、交互式传输为标志的转型的视觉文化.以图像为主要载体的视觉文化对美术教育的影响日益重要,美术教育的内容和难
美术教育的覆盖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各个领域中都有体现,尤其是在高校中,公共美术教育也体现在在校学生的身上.高校学生的行为、心理折射出他们的文化态度.美术教育的影响可以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