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糖修饰多孔壳聚糖支架上肝细胞生长状况的研究

来源 :第二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day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BAL)是近年来发展起来对肝功能衰竭进行治疗的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提高反应器内的肝细胞密度并维持其生理活性是优化BAL的关键问题之一。壳聚糖(chitosan)是甲壳素的脱乙酰化产物,也是众多天然多糖中唯一的碱性多糖,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肝细胞在体内生长在细胞外基质(ECMs)构成的三维环境中,在体外,这种贴壁依赖细胞则需要附着在支架材料上生长和代谢。文献报道,果糖可与肝细胞表面的无唾液酸基糖蛋白(asialoglycoprotein)受体作用,促进肝细胞黏附。本文从改善材料的化学组成和几何形态考虑,模拟体内的三维环境,利用壳聚糖制备多孔网状结构支架,并用果糖进行修饰。多孔结构支架可以通过冷冻和冷冻干燥壳聚糖凝胶获得,修饰多孔壳聚搪支架用于原代肝细胞培养,可以提高细胞培养密度和代谢活性。
  多孔壳聚糖及糖基修饰支架可通过冷冻干燥法制得,将其用于原代大鼠肝细胞培养,细胞在支架上生长良好,细胞密度和代谢活性较单层培养细胞明显提高,测定结果显示肝细胞在7天后仍能保持较强的分泌白蛋白功能,果糖修饰支架上肝细胞代谢活性更高,达到60-70μ g/ 106 cells /day。说明利用糖基修饰的多孔壳聚搪支架作为细胞培养材料能有效提高肝细胞培养密度并维持其生理活性,是很有前途的肝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5例重型肝炎病人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人工肝治疗120次,平均1.85次,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主要实验室指标以及观察人工肝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65例患者经人工肝治疗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表现为食欲增加、乏力改善、腹胀减轻、意识转清、尿量增多:血清ALT(治疗前228.5±98.4,治疗后163.5±75.3IU/L)、AST
重型肝炎病情凶险,病程进展快,其是以肝细胞坏死,肝功能衰竭为特征的危重疾病,肝脏严重损害及随之产生的功能不全甚至功能衰竭,导致肝脏合成、分泌、转化及解毒功能的障碍,必然导致机体的代谢紊乱和大量毒性物质的堆积,又反过来加重肝细胞坏死与肝功能损害,形成恶性循环。虽然监护技术和支持治疗已有很大发展,但病死率仍在70%以上。应用ALSS治疗,大量补充的新鲜血浆中含有凝血因子、补体蛋白、纤维蛋白等,改善内环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股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方法:对113例进行了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重症肝炎病人留置股静脉导管后的护理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113例病人中6例感染,2例堵管,经处理后均完成了治疗。结论:股静脉留置导管局部异常的原因,根据发生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人工治疗前、后标本的正确采集对检验结果有直接影响,准确的检验结果可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治疗的可靠依据。因此护理人员要严格把握好标本采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临床护士必须掌握血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加强责任心,规范操作,才能保证采集标本的质量,更好地为临床提供诊断资料。
目的:探讨人工肝在重型肝炎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本文应用美国产Baxter-BM25型血液净化仪进行血浆置换术治疗各型重型肝炎35例,107次,以血清胆红素、转氨酶、白蛋白、PTa(%),血氨,血小板和症状、体征为主要指标,观察人工肝治疗前后的变化以及术中、术后的不良反应及术后生成率。结果: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后12——72小时内症状改善显效率为80.7%。治疗前后总胆红素、转氨酶、PT,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重型肝炎合并肝性脑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血液灌流(DHP)联合血浆置换(PE)治疗10例(39例次)重型肝炎合并肝性脑病患者,每次治疗前后检验肝功生化、电介质、血氨(NH3)、凝血酶原时间(PT)等指标。结果: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均明显减轻,肝功能明显改善,血胆红素明显下降,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回升,6例神志转清,1例神志改善,存活7例,存活率70%,ALS
急性重症肝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肝细胞变性坏死,功能衰竭导致肝性脑病,是临床上未以解决的难题。临床死亡率高达80%以上。某院应用人工肝血浆置换加内科综合支持治疗急性重症肝炎35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人工肝发展迅速,对于末期肝功能衰竭只作为一种有效的短期辅助疗法,或者肝移植的辅助治疗,为肝衰竭患者肝功能恢复创造了条件。争取时间挽救病人生命,其远期疗效,晚期肝衰疗效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目的:通过探讨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症肝炎的护理要点,以提高人工肝的治疗成效。方法:对30例重症肝炎进行血浆置换和血液灌流联合治疗的观察,对治疗前后的护理进行归纳分析。结果:30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治疗的全过程,其中3例患者(10%)出现过敏反应,1例患者(3.3%)出现血压下降,1例患者(3.3%)出现术后呃逆。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是使患者平稳度过肝功能衰竭的无肝期和行肝移植术前的待肝期的有效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方法:39例重型肝炎患者中,慢性重型肝炎38例,亚急性重型1例,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血浆置换术,每次置换同型血浆2000ml,共治疗126人次。结果:36例好转出院,2例因经济困难未能继续治疗(包括内科综合治疗),自动出院,1例因病情加重自动出院。不良反应主要有皮疹、低血压等,可能与一次输入大量且多人的血浆有关,经对症处理后,均能缓解,
目的:探讨中药配合人工肝支持系统用于重型肝炎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重肝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病例均给予相同的西医疗法(护肝及人工肝支持疗法,每次置换异体同型血浆2600ml,每周2次),治疗组加用中医多途径给药(静脉滴注、口服、高位保留灌肠),2个月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6例,有效14例,无效10例,治愈显效率57.14%,总有效率82.14%: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