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佛经中的琉璃琴初探--兼以云冈石窟第六窟的耶输陀罗入梦图为例

来源 :中国音乐图像学学会第二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bsun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东汉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佛经中记载有“琉璃琴”,或以为“琉璃琴”即是印度的维那,但佛经中的“琉璃琴”在巴利文献中只知道是一种黄色橡木制的琴,琴的形制与演奏方式完全不得而知,加上早期的印度维那的情况至今仍含混不明,就只能根据古印度遗址留下的图像中的弓形琴来解读其与汉传佛经中“琉璃琴”的关系。而前人以为维那自印度和缅甸传入中国后,即成为丝路上佛教石窟壁画中的凤首箜篌,然本文参考Altindien一书中的图片及前人研究的成果来看,印度维那的种类繁多,其可见于古印度时期的雕塑图像的弓形琴在外型上与凤首箜篌确有相似之处。但佛经的教义旨在传法,传入中国以后,以琴示法的乐器翻译成“琉璃琴”,如果琉璃是指琴的质地,显然在文献与考古图像上都无法获得证实;如果说“琉璃琴”就是印度的维那,印度的维那种类不止一种,究竟哪种维那才是汉传佛经中记载的“琉璃琴”呢?至今仍无解。而《隋书·音乐志》记载着凤首箜篌是在西晋时期来自印度,却从未说即是印度的维那。再加上从北魏时期的云冈石窟第六窟的南壁下层东侧耶输陀罗入梦图的乐器来看,艺师工匠舍粉本的弓型琴,而代之以排箫,可见凤首箜篌在中国并未普遍流行。所以,对印度的维那与凤首箜篌之间的关系,只能从前人的研究知道凤首箜篌有可能是来自天竺(亦即印度),其传播的途径有可能是来自印度或缅甸,至于“琉璃琴”是否就是印度的维那,维那是否就是凤首箜篌的前身,仍有待于更多的证据来支持。
其他文献
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跨身份叙事"的新概念,这是因为人们听过读过见过的世界上,很多的故事都与"改变身份问题"有关.在电影文本中也是如此.而处理此类故事中出现的人物,最终都
《牛铃之声》,是韩国导演李忠烈花费三年时间拍摄的一部"老人与牛"的纪实影片.通过对于老人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态度的展示,唤起了人们对生活价值的反思与探求,让人们看到了现代
文章介绍了沧源崖画宗教性、世俗性舞蹈图像呈现的史前舞蹈类型及其象征意蕴,阐述了沧源崖画舞蹈图像反映的史前舞蹈的特点及其象征意蕴,即舞蹈者多佩戴羽饰,且上肢舞姿特别丰富
研究阐明:对石窟壁画乐器图像的研究,意义并不在于简单地去论评其是真或是假,更不能不经过考察,直接像物质性的乐器一样加以引用;不能将石窟壁画乐器的认识脱离宗教的母体,要将乐器
文章介绍了数字化音乐图像,包括胶片摄影技术的音乐图像、摄影与数字音频技术相结合的音乐图像等,并探讨了数字化音乐图像的拍摄理论。
太空影像成为中国影像越来越重要的类型,其中涉及音乐的部分,更是至为珍贵的太空音乐图像材料,其在认识太空音乐的存在与发展、太空音乐的传播与应用、人类在太空的音乐生活等许
文章介绍了绘画音乐性的基本定义与功能,阐述了绘画音乐性的表现方式,有移情与想象功能的表现方式和联觉功能的表现方式,最后,就绘画音乐性的作品呈现方式进行了探讨。
通过对相关契丹-辽时期遗存琵琶伎乐飞天浮雕、出土壁画、文物的研究,可以看出契丹-辽时期琵琶主要以四弦曲项琵琶、五弦曲项琵琶的应用为主;“弃拨手弹”的演奏方式上也开始
笔者认为,虽然契丹-辽实行禁书政策,使人们难以看到这一时期的文字资料,但在历史遗址(迹)、墓葬壁画、民间收藏中,却保留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图像资料,使人们能够透过这些图像看到
通过前期对舞台、藏本及“刻”“画”艺术三个探究,已经认识到,戏曲或曲艺等岭南民间俗乐总以题材、表演形式、服饰、布景等多种方式渗透到雕刻、绘画、文学、民俗等领域,这些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