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官军事职业教育资源建设研究

来源 :第十七届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bi_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士官军事职业教育体系形态结构决定其教育功能强弱,而教学资源建设成效则决定其教育效果好坏,为此,按照中央军委军事职业教育局管总、各军兵种职业教育部门管建、各职业教育教学点具体承建的方式,构建士官军事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整合重构教学内容、尽快编写配套教材体系,是开展士官军事职业教育的当务之急.
其他文献
高水平大学的创业教育关系着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它将更加突出具有引领性的技术创业、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社会创业和普遍提升的大学生创业意识.因此,高水平大学的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有志于担当社会责任、创造社会财富的创业精英,在此基础上从创业教育的组织机制、学科技术、氛围营造三个维度推进创业教育的三大转变,即:从碎片化和松散性到机制化和组织性,从学科技术单一化到多学科技术集成融合,从学
在信息全球化的21世纪,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对人们信息素养和掌握信息技术要求的提升,计算机基础开始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并广泛应用于人们的工作、生活中.与此同时,MOOC的快速发展和成长对当前计算机教学带来了巨大影响,本文将从MOOC的概念及特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基于MOOC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平台等几个方面来对MOOC应用于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深入的探索,包括对其在线课程平台、
中国成为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的正式会员,表明中国工程教育质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意味着工科院校工程教育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当前,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必备内容,而且成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文章探讨了加入《华盛顿协议》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启示,为工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参考与借鉴.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主体式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队伍,具有引导主动性、激发创新性和辅助交往性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辅导员群体存在自我定位不明、主体意识缺失,业务能力不足、工作成效不大,研究水平不高、教育方法单一等问题,制约了主体式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因此,辅导员应明确自身角色定位,扮演好主体式创新创业教育的引领者、平台搭建者和项目研究者等角色,促进学生在创新创业中主体性的发挥.
目前高校教育改革呼声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对高校开展双创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的挑战高校双创教育应该着重提升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企业运营能力.文章研究了大学生的开展双创活动需要的能力结构和与之相匹配的课程体系,构建了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并从改革高校教学模式,加强高校师生“教学-研究-训练”互动和改革高校的管理制度三个角度分析了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在高校教育改革中的作用,以期为中国高等教
介绍了东华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运行管理机制,通过顶层制度设计,实行完全学分制,坚持全员参与、多元成才的策略,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设立创业奖学金,允许休学创业,构建了人人成才与拔尖创新相结合、创新能力培养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课堂创新教育与实践创新培养相结合,全程多维的“三结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并对深化双创教育进行了思考.
走士官人才军民融合培养的路子,是总结“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发展经验和士官教育的实践经验得出的结论.新形势下,推动军民融合培养士官人才深度发展,符合时代要求,必须把握好军民融合培养士官人才深刻内涵,探索多种方法手段,为部队建设与发展提供充足的士官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围绕“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深入探讨了军队院校实战化教学的时代意义,分析了实战化教学的基本原则,通过创新实战化教学方法,提出了对实战化教学条件建设的设想,为院校教学积极向实战聚焦、向部队靠拢,提供了思路,切实满足部队对“实战化素质”人才的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效益.
士官任职技能培训是士官教育的类型之一,其具有指向性,职业性、实践性突出等优势.本文依据任职技能培训的需求,陈述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构建思路和方法,从课程内容选取与排序、知识与实践,课程组织与实施、课程考核与鉴定等方面论述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方法.
我军军事信息化建设日益深化,对外军事交流与合作领域不断拓展,我军所承担的使命、任务也不断扩充和变革,这对军人的军事专业素养提出了更全面、更具体的要求,从而对我军继续教育及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分析我军继续教育师资培养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拓展方法途径,如扩大来源渠道,突出结构化调整;完善院校教员与部队干部交流机制;加强军队院校与地方院校联合培养;以及不断更新教育训练手段,加强军队院校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