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知新文化东亚--在“宫廷典籍与东亚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来源 :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alin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宫廷典籍与东亚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以明、清宫廷纂修、刊印、典藏的图书为研究对象,关注其文化背景以及在东亚文化交流中承载的学术意义与价值。其研究范围以明、清为主,不仅梳理中国所藏宫廷典籍的流绪,揭示中华文明的传承性。而着眼于宫廷典籍与东亚文化交流的主题,则同时重视境外所藏中国古籍的相关内容与其研究成果,建构了较为宏观的研究领域。
其他文献
坚持把实施智慧型管理、打造智慧型的教师,作为建构智慧型校园的条件;把智慧引领,智慧育人,智慧传递作为建构智慧型校园的关键。使教师、学生与家长都成为智慧教育的受益者,使小学校园永远充盈着智慧、洋溢着朝气。
本文重点讨论了小学中层干部管理模式,明确职责,规范工作流程,创办特色教育,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推动小学规范化建设。
回顾了小学的发展历程,针对艺术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加强艺术教师队伍建设,将经典古诗文引入艺术建设中,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在“生命教育”办学理念的引领下,以“生命校园环境建设”为基础,以“打造生机活力课堂”为中心,以“触动生命体验的教育活动”为辐射,力求使学校的生命主体—教师和小学生体验到生命的自由和幸福。
秉承“为每一个孩子拥有幸福人生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着眼“快乐校园,人人成功”的办学目标,以“打造书香校园文化”为核心,加强管理,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建设精干高效的教师队伍,不断提高小学教育质量,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道路上积极探索。
本文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规范教师的管理,肯定教师工作,增强其教学信息,调动教学积极性;同时重视学生德育教育,激发课堂学习兴趣,提高教育质量。
本文以某小学校长工作为线索,介绍了特色学校的建设过程,以关心弱智儿童为出发点,创新随班就读的学校管理和课堂教学模式,并推广到普通班,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明朝末年,西方传教士来华,带来了西方的天文学.清兵入关后,清廷采用了汤若望按照西洋新法修订的历书,将之定名为《时宪历》.顺治二年,朝鲜使节韩兴一在北京见到了时宪历书,并购得《新历晓惑》等新法著作,回国后一并呈交本国国王,正式提出了改历建议.此后,频繁往来的朝鲜燕行使者,在北京逗留期间,访问天主堂和钦天监,与传教士进行交流,购买或获赠西学著作和科学仪器.以北京为中转站,西学大量传入朝鲜.这反映了当时
清光绪年间,中国与欧美各国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美之间通过外交部门互换书籍是一种十分特殊的交流方式,美国经由外交部或者光绪末年成立的"中美换书处"呈递给中国政府的出版物非常多,它们很多都存放在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少为人知,《The Bishop collection: Investigations and studies in Jade》便是其中之一.是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版本学价值,被世界各大图书
明末清初西方耶稣会士的汉文地理学西书中,涉及海洋动物的主要有利玛窦的《坤舆万国全图》、艾儒略的《职方外纪》、南怀仁的《坤舆全图》和《坤舆图说》,且以《职方外纪》、《坤舆全图》和《坤舆图说》为突出.这些为明清两朝宫廷典藏的地理学汉文西书,不仅最早向中国人介绍了欧洲的世界地理学说,包括地心说、地圆说、五大洲观念和五带的知识,也介绍了若干海洋动物,在海洋动物学知识的传送方面,《坤舆万国全图》、《职方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