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8例住院小儿烧伤的特点及防护策略

来源 :2012年安徽省烧伤外科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f0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寻小儿烧伤发生规律、特点,以减少或防止小儿烧伤的发生.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278例l天至12岁小儿烧伤患者的好发年龄、致伤因素、致伤程度、烧伤部位、好发月份及患儿家庭等情况。
  结果:1278例小儿烧伤占同期住院烧伤患者比例为46.5%,男806例,女472例,年龄以下3岁发生率最高(52.0%);致伤原因主要是热液(84.2%);多为中度(48.4%)、轻度(42.1%):烧伤部位以躯干居多(64.7%):炎热的5-10月发生率最高;烧伤伤后入院前多未作任何处理(61.5%);得到合理处理仅占14.5%;城市人口占27.1%;农村人口占72.9%.
  结论:小儿烧伤主要是监护人的疏忽大意和照顾不周所致,重在预防,尤其是农村3岁小儿;提高监护人的安全意识并对热源的妥善管理,了解伤后简单、正确的处理,是减少或防止小儿烧伤发生、加重的有效措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底部皮肤缺损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2007年8月至2012年2月月采用足底内侧皮瓣顺行转移修复足跟、足底外侧部皮肤缺损8例,逆行转移修复前足底
  小儿烧伤占整个烧伤病人的比例约30-40%。有时比例还要高。而小儿烧伤无一例外地均伴有发热,且伴随烧伤治疗的整个过程。病儿家长对这一情况又非常关注。甚至影响到整个烧
  严重烧伤患者,由于躯体外表及功能不同程度受损,严重影响了烧伤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对患者心理护理,寻求家庭社会支持,生活照顾指导,掌握沟通技巧,加强功能锻炼等多方面探
  目的:探索大面积烧伤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特殊护理、及其防治对策。   方法:对33例次不同面积烧伤患者的创面培养鲍氏不动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目的:研究不同的头皮静脉留置针置管方法在烧伤患儿中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1年1月间我科228例不同程度的烧伤患儿,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对照组)进针
会议
  脓毒症是多种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共同的病理生理过程。主要由感染性因素引起,如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真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侵入所致。这些感染因
会议
  创伤在我国发生率逐年增高,创伤后的组织修复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研究难以达到理想的促进伤口愈合效果,因此,本文主要探讨正常伤口愈合的机制,寻求新的作用途径药物,研究表明
  护理工作是一种需要体力与脑力相结合的双重劳动,护理人员必须具备健康的身体及心理,才能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护理人员不但责任大、风险高、工作强度
会议
为了检测出桥式同心分注配水器聚合物液粘度损失率,验证其能否用于化学驱注入井分注,设计出专用检测流程,在聚合物驱注聚站进行了3种流量、3种压差时的粘度损失率检测,针对单
1成熟标准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不低于6.5%,果肉硬度14 磅压以上。晚收果硬度保持比早收果效果好,且有高SSC。2.质量标准 (1)无果裂、虫害、擦伤、疤痕、晒斑,内部组织破坏、腐栏等。 (2)后熟后SSC在14%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