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长保质期酸牛奶生产工艺与生产设备

来源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第二十二次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4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常温长保质期酸牛奶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生产工艺主要是由生产原料前处理、混合物料超高温灭菌、酸牛奶发酵与发酵后热处理和无菌灌装等四个主要部分构成.生产设备主要由生鲜牛乳收储预处理设备、混料处理设备、超高温灭菌设备、酸牛奶发酵设备、酸牛奶巴氏杀菌设备、酸牛奶无菌灌装设备、CIP清洗设备和主要公用设备等8个主要生产设备部分组成.采用以上酸牛奶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能够满足生产符合GB19302标准常温长保质期酸牛奶.
其他文献
对比了酶解玉米粉和普通玉米粉、预糊化玉米粉的性能特点.从粘度、口感、稳定性、溶解性四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酶解玉米粉制备的饮料口感清爽,储存过程出现的水析、沉淀情况最不明显,对于饮料后期返生现象也有明显的效果.
随着中国乳品工业的飞速发展,液态乳品工业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在液态奶产品技术领域,新产品开发的速度和种类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在这些液态奶产品的品类中,各式各样的乳饮料、调味奶充斥着市场,同时也满足着人们日益增长的对液态乳品的消费需求.消费者在对液态乳品的消费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也在逐渐进行着升级换代,由原来单纯的口味需求型逐渐地转向为营养功能和口味需求并重型,这也迫使从
综述了国内外乳与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的限量标准,并进行比较分析.近年来各国对于黄曲霉毒素的限量标准趋于严格,应该密切关注黄曲霉毒素限量标准的动态,科学的进行评估。我国为保障乳与乳制品的安全,制定了一系列的黄曲霉毒素检测标准,加大了抽检的频率和处罚的力度。企业自身也应该提高检测能力,增加风险监测频率,把好产品质量关。产品检测是一方面,产品的质量安全最根本是建立完善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和良好生产、卫生规范
本文以地龙蛋白粉末和牛奶为主要原料,辅以合理的稳定剂进行试验研究,配制出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地龙蛋白乳饮品.本文主要研究该乳饮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及不同稳定剂配比对产品稳定性的影响,最终确定原料奶含量为35%,地龙蛋白粉末添加量为0.10%,复配稳定剂配方为单硬脂酸甘油酯0.03%、蔗糖脂肪酸酯0.02%、结冷胶0.02%、魔芋胶0.01%、羟丙基淀粉0.02%;均质压力为25MPa,灭菌温
本文采用液相色谱法分离、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测定牛乳中乳果糖的含量.采用盐酸沉淀蛋白,氨基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75%乙腈溶液.高效液相色谱法较酶法操简便,省时,重复性好,可以根据实验需求选择使用.
DHA(二十二碳六稀酸)属于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类健康有着特殊的作用和影响,主要在改善记忆,促进视网膜形成及儿童脑发育方面.本文阐述了一种通过对奶牛饲料中添加一种特殊工艺处理的微藻粉,使藻粉中的DHA经过奶牛的生物代谢进入其产奶中,使原料奶天然含有DHA成分,不需要进行后期的添加,此原料奶具备正常原奶的加工特性,可以加工各个类型产品的如纯牛奶,奶油等等,可以保证产品中天然含有DHA组分.
在发达国家,乳品工业己较普遍地应用膜分离技术,且不断地改进该技术以扩大应用的范围,但在我国,乳品加工应用膜分离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除了膜自身的一些缺点之外,还与我国消费水平及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尽管我国乳品工业近年来发展较快,但人均乳制品消费量还较低,膜过滤方面几乎没有深加工产品,因此大规模应用的时机尚不成熟。但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乳品的需求量必然增大,对乳制品也必然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利用荷斯坦奶犊公牛生产高档牛肉—小白牛肉的技术方法主要是:选择健康奶犊公牛;科学饲喂初乳;规范饲喂牛乳,落实八要饲养规范;优化饲养条件,落实八项管理要求.奶犊公牛育肥效果评估主要参照三项评估标准:屠宰前体型外貌标准;屠宰后卫生检验标准和屠宰后肌肉指标标准.
本文根据乳品生产厂家采购部门需要对乳品包装用塑膜供应生产厂家进行考察评估的情况,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乳品包装用塑膜生产厂家考察评估的要求,撰写了乳品用塑膜包装供应生产厂家考察评估主要项目内容和考察评估方法,对乳品生产保证包装质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以感官评价、显微镜观察法和稳定性分析仪法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寻求复合蛋白饮品生产中的最佳均质参数,探索不同均质压力条件对复合蛋白饮品稳定体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