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空间结构及空间关联性分析

来源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step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和空间分析方法对中国281 个城市2003‐2012 年的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空间结构和空间关联性进行了实证性分析。研究表明在空间结构方面,我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空间结构具有“粘性”特点,主要表现在全要素生产率呈现集聚的空间分布结构,TFP 显著提高的城市集中分布在我国南部、东部一带,效率改进和效率下降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中部、西部和北部,并且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呈现了明显的路径依赖分布特征。
其他文献
利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分省数据,以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差额在常住人口中占比、省外流动人口在常住人口中占比、省内流动人口在常住人口中占比、户籍在外乡镇街道(含省内省外)在常住人口中占比四个指标,通过IDW 空间插值分析的方法对全国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
本文分别从行业和企业层面研究了我国汽车产业的集聚程度,并结合EG 指数综合分析了我国汽车产业的集聚现状。总体而言,我国汽车产业集聚程度不高,且主要体现在地理上的不集中。最后,针对这一问题,笔者给出了提高我国汽车产业集聚程度的具体建议与对策。
本文利用“五普”及“六普”数据,分别从省内流动和省际流动两个角度,从市级层面对我国人口空间流动格局进行了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省外流入人口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性,省内流入人口分布则不存在这种集聚性。
基于DPSR 框架建立结构因素图,建立新型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测度指标体系和方法,应用GIS 和结构方程模型分别对我国东中西东北4 个区域的新型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水平和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
创新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永恒主题。创新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地点与空间,与地理学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国家高度重视创新的发展。近年来,国内地理学者围绕创新地理相关内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创新地理日益成为国家、城市与地区创新研究与决策咨询的重要力量。
以全球城市为区域发展中心的“巨型城市区”(Mega‐City Regions,MCR)概念最早由P.Hall(1999)正式提出后,其作为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新型城市化空间形态受到广泛关注,并成为欧美国家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新型区域单元.
本文利用UN Comtrade、EFW、CEPII 等数据库的数据,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拟合了“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出口贸易流量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因素和各国的进出口潜力进行了研究。
地区经济发展与其生产结构紧密相联。演化经济地理学认为,地区生产结构的演化受技术关联的影响,遵循路径依赖。然而也有研究认为产业和区域政策等因素可能创造新路径,实现路径突破。
区域不平衡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改革开放后经历了扩大的过程,也初现过缩小的变化。本文的研究表明,进入21 世纪后,我国省际地区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地区差距都明显缩小了,不仅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性有所改善,而且区域居民收入分配也有所改善,这是我国区域发展的新格局。
科学合理的中国城市发展空间格局是建设美丽中国和美丽城乡的空间载体,优化中国城市发展的空间格局,对促进国土空间可持续利用,形成高效协同的空间开发秩序,提高国土空间运行效率,确保国家国土安全,对推动国家城镇化健康发展,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对加快国家现代化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