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腺病毒肺炎与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比较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apple13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和比较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和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0月8月在我院儿科收治的65例重症腺病毒肺炎和28例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以及辅助检查,纤维支气管镜下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重症腺病毒肺炎主要见于<3岁儿童,以年龄在6月至2岁之间占84.62%,难治性支原体肺炎主要见于>3岁儿童,>5岁儿童占64.29%.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剧烈咳嗽,持续发热,肺部罗音均为两组患儿的共同表现.重症腺病毒肺炎发热时间>14天的病例较对照组多(P<0.05),而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发热多见于7~1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喘息、呕吐、腹泻、意识改变、川崎病样改变((口腔黏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杨梅舌、手足硬肿、蜕皮))以及肝脾增大在重症腺病毒肺炎中更常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儿实验室检查均以白细胞、CRP正常或轻度升高最常见.贫血以及肝功能、心肌酶受损以重症腺病毒肺炎更为常见.(4)影像学检查对比显示,两组患儿均有肺部实变,但是重症腺病毒肺炎肺部实变以左下肺多见,而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以右下肺以及左舌叶多见,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更容易出现胸腔积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纤维支气管镜下特点:两组患儿纤维支气管镜镜下改变以粘膜糜烂,粘液栓堵塞为主.重症腺病毒肺炎纤维支气管镜镜下粘膜糜烂剥脱更常见,而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支气管粘膜可出现颗粒样突起.(6)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缩短热程,促进病灶早日吸收.而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应用糖皮质激素并不能缩短热程.重症腺病毒肺炎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机率较难治性支原体肺炎高.结论:重症腺病毒肺炎同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比较,临床症状更重,肺外病变更多见,治疗难度更大.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过敏性紫癜患儿3年后临床转归情况.方法:收集47例于2006-2009年确诊为过敏性紫癜伴或不伴肾炎患儿,进行相应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目前无肾损表现者32例(68.1%),8例(17.0%)有尿轻度异常,7例(14.9%)有活动性肾病,无一例出现终末肾病.临床分组a组预后好者9例(100%);b组预后好者16例(89%),预后差者2例(11%);c组预后好者13例(65%),预后差
目的:了解1,25(OH)2D3、维生素D受体(VDR)和24羟化酶(CYP24A1)在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的表达,探讨1,25(OH)2D3信号通路在过敏性紫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1.分离35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和14例正常对照儿童外周血,ELISA检测血浆中1,25(OH)2D3的含量.2.分离PBMC,抽提总RNA并反转录成cDNA,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方
目的:课题组既往研究显示,辛伐他汀能够不依赖于其降脂效应,减轻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炎症反应;IL-1β破坏胞内胆固醇对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的反馈调节,加重足细胞泡沫样改变.本研究进一步观察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硬化过程中LDLr的表达变化,及辛伐他汀对其表达的影响,以探讨脂质导致肾脏损害及他汀类药物肾脏保护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阿霉素肾病组(模型组)和阿霉素肾病辛伐他汀
目的:本研究主要是通过考察药物干预前后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和尿液中尿酸和肌酐含量的变化对药物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1.选取雄性Wistar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共分为7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HUA模型组,别嘌呤醇(抑制尿酸生成)治疗组(阳性药对照组)、苯溴马隆(促进尿酸排泄)治疗组(阳性药对照组)、黄柏治疗组、苍术治疗组和二妙丸治疗组,每组10只。2.建立大鼠血清及尿液中尿酸和肌酐的半高效液相色谱-串
目的:将TERT基因转染后的内皮祖细胞(EPCs)移植到5/6肾切除大鼠体内,观察其对模型大鼠肾功能、肾小管周围微血管密度和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用RT-PCR方法从幼鼠肝脏总RNA中扩增出TERT片段,通过双酶切方法将其与pZsGreen1-C1载体连接,得到pZsGreen 1-C1-TERT重组质粒.密度梯度离心法体外分离培养获得大鼠骨髓来源的EPCs,利用脂质体Lipofectamin
会议
本文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482例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和总结过敏性紫癜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点.儿童过敏性紫瘫的病例越来越常见,出现于婴儿期,但仍集中在学龄期儿童,仍以男性患儿多于女性患儿,发病年龄越来越小,最小可常并发多系统损害,消化道症状及肾脏损害决定病情轻重,肾脏损害最常见,尤其见于伴有消化道症状者,病理损害多集中在Ⅱ-Ⅲ级,并影响预后。
研究S1P1在不同分化阶段B淋巴细胞(B220+IgA-B淋巴细胞、B220+IgA+B淋巴细胞、B220-IgA+浆母细胞)的表达以及Tfh细胞因子IL-4、IL-21、TGF-β1等对S1P1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B细胞S1P1受体的表达量随其分化成熟不断上调,使其更易受S1P的趋化进入输出淋巴系统。Tfh细胞因子TGF-β1, IL-4、IL-21均能上调B淋巴细胞S1P1的表达,但是I
目的:检测多耐药基因MDR1及其基因产物P-糖蛋白170(P-gp170)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不同时间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表达情况,检测P-gp170在肾病综合征患儿肾组织中的分布、表达变化,探讨MDR1及P-gp170介导糖皮质激素(GC)耐药的可能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PNS患儿20例,按照GC对患儿的疗效分成两组: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
目的:检测多药耐药基因MDR1及其基因产物P-糖蛋白170(P-gp170)在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的表达情况,探讨MDR1与P-gp 170介导糖皮质激素(GC)耐药的可能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建立Spraque-Dawley(SD)大鼠阿霉素肾病模型55只(A组)及对照组10只(B组),各组均于第1次阿霉素(adriamycin,ADR)注射前1d、第2次ADR注射后1周末、4周末、8周末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