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诱导,知行合一--创新实践教育的探索及思考

来源 :2013年全国自动化教育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jing17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重庆大学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的建设及运行为背景,从组建、管理、培养体系、教学模式等方面介绍了机器人创新团队这种以本科生为主、教师为辅、以创新学习为目的的本科生研究型学习团体形式.这种“相机诱导,知行合一”,以学生发展为重点的教育模式,对培育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实现学校创新教育的梯次突破和跨越式发展.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将成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基地以及激发创新激情、实践创新教育改革、传播与传承创新思维、展示创新人才的平台.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以及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满足社会对不同创新性人才的需求为核心,对不同类型的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对不同学历类型的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几点建议,发展和完善研究生教育科学.
高等学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 对构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监控体系, 提高工程专业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结合我校自动化专业接受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及整改过程, 分析探讨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自动化专业建设的促进作用, 提出了自动化专业工程教育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学习的过程是思维接受训练的过程.从图形与思维的关系入手,剖析思维形成过程中形象化的图示符号的作用,进而示范性地给出了面向工科大学生的《自动控制原理》图形化教学案例和举措,阐述以图形为纲的知识架构建立方法及其产生的教学效果.对基于图形的学习方法和思维启迪进行了归纳,以期对理工科课程的教、学均能有所裨益.
本文以电脑鼠走迷宫竞赛为例,探讨建立多层次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由于学科竞赛现有培养模式的单一化,不利于发挥学科竞赛对广大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全面培养作用.我校电脑鼠走迷宫竞赛以兴趣培养、动手实践与竞赛创新为主线,将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划分为激励式教育、实践性教育与创新性教育多个层次,系统地全方位地培养创新型人才.
《智能控制》是自动化类和控制类专业研究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课,其概念、理论的教学内容与方法目前已经较为成体系,但在应用方面的教学仍显不足,导致学生理论与应用存在一定的脱节情况.本文以航空航天应用为背景,讨论智能控制教学中的应用案例设置及设计过程, 以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智能控制》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提供参考.
针对高校PLC(可编程序控制器)课程的综合“应用性”特点,将任务驱动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结合,探索PLC课程的新的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育思想上由传统教学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体”的教学方式.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地位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能力,突出PLC课程的“应用性”特点,实现教学目标和学习效果.
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需针对培养方案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一体化”的设计与实施,其核心是能力培养.本文以我校自动化专业课程“过程控制系统”的教学实践为例,介绍了近年来改变过去“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标”制定教学大纲并加以实施的传统培养模式,转变为“以知识传授为载体,以能力与素质培养为主要目标”的新模式的一系列教改尝试.包括: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教学大纲、学科基础与专业知识点有机衔接的教学内容组织实施案例、课内
为了使同济大学浙江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能够很快的适应社会的需求,进一步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具有熟练技能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推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同济大学浙江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师团队,在利用暑假时间深入多家机电类企业,重点考察了“闻泰”集团、“众诚”集团、宏达高科、斯达半导体及嘉兴市科技城内诸多领军人才高科技创新企业之后,做出了一份调研报告
《电机学与电机拖动基础》是高校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在教学实践中通过采用认真设计导言、多媒体教学和改革考核方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实践表明这些措施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自动控制理论”课程作为一门系统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对高校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研究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实践应用三个方面做了较大改革,在发挥传统教学优势的基础上,提出模块化教学,进行资源整合,优化原有教学内容;突出应用综合能力的提高,强化实践教学,结合第二课堂的建设与完善;通过“N+2”考核方法进行模块考核,对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方面有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