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认同:学校与村寨的冲突--对云南M镇中学傣族学生的教育人类学分析

来源 :中国乡土知识传承与校本课程开发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nea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云南西双版纳州M镇中学的傣族学生为个案进行教育人类学调查与分析。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具有国家性的学校教育在积极创造学生国家认同时,却将学生的民族认同感置于一种相冲突的尴尬境地。国家和学校应该要有全局意识,注重学生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和谐发展。
其他文献
文章以云南三个农村小学乡土教育的实践为例,阐述对乡土教育和校本课程的理解,并介绍了校本课程的形式和基本的程序。
地方性知识强调地方文化的差异性以及倡导社会科学研究的本土化。地方性知识视野中的乡土教材具有独特的价值和特质,使得乡土教材成为地方文化的载体成为可能,它不但为乡土教
防治寄生虫病是兔场“种、料、养、防”四大关键措施之一.家兔极易发生寄生虫病,养殖场(户)应注意防范,以免造成经济损失[1],现将常见寄生虫病的发病及防治措施归纳如下,供养
期刊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文化日趋全球化,民族文化多样性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乡土知识教育是保护文化多样性、激发学生爱乡爱土爱国情感的重要措施。虽然国家鼓励发展乡土知识
会议
在实施多元文化教育和强调人才本土适应能力的背景下,回归知识的乡土性,传承乡土知识成为学校一项新的教育使命。本文从讨论知识本质出发,反思人们对知识的定势观念,明确知识
本研究以云南省孟波镇中学为个案,通过对“学生创业理想”案例的描述和分析,讨论了傣族乡村学校教育所存在的困境:学校教育使人远离自己的故乡,学校教育培养了很多文化边缘人
一直以来,人们常常把学校教育教学、乡土教材编写和乡土文化传承给分割开来,认为是不同对象、不同组织的不同分工。一定程度上使得各自发展滞后或缺失,甚至相互排斥或制约。
会议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对新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平民教育的视角论述了农民特别是青年务工人员的继续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以期可以促进我国平民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穆怀朋在“光大2004中国投资论坛”上说,央行是否加息,需要观察6、7、8月份连续的物价变动水平之后,才有可能做出决定。□7月13日,人民银行公布了6
长极性菌毛(long polar fimbriae,LPF)是一种最早发现于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S.typhi-murium)中的CU(chaperone/usher)类型的菌毛,后来该菌毛在其他许多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