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本真是传统村落的最高颜值--从村落“整容”谈黔东南传统村落的保护与营造

来源 :首届农耕文明与乡村文化振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cp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黔东南是一个以苗族侗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自治州,这里沟壑纵横,山峦绵延,闭塞的地理环境阻断了外来文化影响的同时,保存了大量的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有3922个50户以上的自然村寨,其中有500个村寨纳入中国传统村落备选名单,集中分布在雷山、台江、丹寨、剑河、黎平、从江、榕江等县,涉及93个乡镇.截至2016年,已有309个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占全国4157个传统村落的7.44%,占贵州省546个传统村落的56.70%,数量位居全国地州第一位,雷公山山麓苗族村寨和六洞、九洞侗族村寨,也被列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后备名录.传统村落是由传统建筑、传统生产、传统文化、传统环境构成复杂而精妙的系统,是人类长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与自然取得融合关系,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高度契合的有机系统,承载着无形的文脉,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所感悟到的传统村落之美。这种美绝不仅仅是通过“整容”而得到的,是由内而外的美,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外在表象。因此,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不仅仅只是对村落外部环境的整治,还需要从物质要素的注重到民俗文化的挖掘与延续,注重农耕景观的整体保护与营造。目前,在自然生态失衡、传统文化衰落,以及人力、财力、智力都不足的现实语境中,以坚持保护优先、实行整体性保护的原则,从自身的特点出发,尊重其文化价值和传统特色,理解与认识传统村落特有的环境模式、生态经验、文化观念和思维方式,在村落规划与整治中做到对历史传承、文脉延续和特色鲜明的把握,保护村落的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营造诗意乡村生活,建设“美丽家园”。这样才能让它的美,创生于过去、留存在今天、延续给未来。
其他文献
目前学术界,关于番薯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番薯的来源,有福建说,也有广东说;其原产地有菲律宾,也有越南.就福建而言,又有福州、莆田、漳州.但是,对于番薯与历史文化名人的联系,局限于明人徐光启《农政全书》的记载,未有系统的深入探索.基于何乔远(1558-1631)的《番薯颂》写于番薯引进的明代万历年间,该文附录的《闽书》刊行于明崇祯四年(1631),处于大航海时代中国重要对外贸易口岸—漳州月
现今的考古证明,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主要诞生在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李根蟠先生认为中华文化多重起源、多元交汇,但有南北两个中心,南方长江流域的稻作文化与北方黄河流域的粟作文化.但在看来,如果说中国上古农业文明有两个中心的话,那么随着甲骨文的形成及其农事文化的出现,中国开始了农政文化的统一进程,向着一个中心转变.甲骨文的农业认知形成的农事文化,对于理解中国统一的农政文化具有重要作用。正是由于甲骨文的创制,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实践的需要,林业文化遗产作为自然与文化遗产的一种类型,开始得到学术界的关注.①林业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宝贵财富,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下,加强中国林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对于传承中国林业历史文化,增强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拓展现代林业的社会功能,助力乡村振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②研究林业文化遗产的类型划分、评定标准,对于深化林业文化遗产的认知,进而准
中国剪纸是一种以剪、刻、撕为主要手段,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的符号,剪纸艺术体现了民族有关生存繁衍、图腾崇拜、土风民俗、招福辟邪的群体意识主题和人们渴望幸福的思想情感,承载着整个民族的本体精神及文化内蕴.
构建具有针对性的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进行科学评价,划分当前乡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类型,在借鉴生态哲学相关流派观点的基础上,本文首先以生态文明建设与管理的视角提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与内涵.针对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生态文明建设“一体两用”和“强体善用”理论为基础,构建符合乡村发展实际的评价指标体系.
祁太秧歌起源于祁县和太谷,广泛传播于太谷、祁县、文水、交城、平遥、汾阳、清徐、榆次、寿阳、晋源等地,深受民众喜爱,特别是在祁县、太谷一带,无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街头巷尾,常常能听到秧歌高亢婉转的旋律.①它由农村逢年过节、春前秋后传唱的小曲儿发展而来,初称地秧歌,由民众创造,其题材大多以当地民众生活为基础,真实地再现了民众的日常生活,具有浓郁的乡土色彩.发展过程中,吸收和融合了安徽凤阳花鼓的许多东西
自2018年起,经国务院批准,将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四,即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以下简称“丰收节”).这是一个全国性以农民为主体,关于庆祝丰收的节日.丰收节对传承中华农业文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人民美好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丰收节的举办更是为农业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了一个舞台.但是丰收节现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第一届丰收节的举办虽热闹非凡,但缺乏了一些文化底蕴,未能充分发挥其节日功能
农耕文化是建立在传统农业经济基础上的文化形态,是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典章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意识形态的总和①.农耕文化数千年来从未间断,是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中对农业生产规律的认识和总结,凝聚了古人的智慧与经验,其中以“应时、取宜、守则、和谐”为代表的观念、思想、习惯,以及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对生活的态度,在现代仍具有一
清代川西有名的才子李调元(1734-1803)一生写有许多作品,留给后人研究探讨.李调元宦迹至广东,曾经到过广东的大部分地区,对这里的海洋动物产生极大兴趣,著《然犀志》二卷,书中所记的绝大部分海洋生物为广东所产.中国明清时期出现了记录海洋生物的专著若干,如屠本唆的《闽中海错疏》、郭柏苍的《海错百一录》、郝懿行的《记海错》等,分别记录福建、江浙、山东沿海的海洋动物.李调元的《然犀志》是传统时期唯一的
1861年,《随息居饮食谱》首次出版时,作者王士雄就发出“人以食为养,而饮食失宜,或以害人命”①的感慨.日食不过三餐,一日三餐吃什么,如何吃,如何吃好,如何不因吃损年折寿是日常生活中摆在每个人面前的头等大事与基本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就形成了关于食材选择、烹饪与食物宜忌规制等三方面的经验.老年人之“老”、之健康长寿说明其本身注重饮食,有吃的智慧,当饮食失宜带给城乡居民的健康风险已成为有目共睹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