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华简《逸周书》篇目看唐大沛校勘成果

来源 :第八届出土文献研究与比较文字学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dtm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华简中有三篇可以与今本《逸周书》对读的篇目,给审视清代学者校勘成果一个宝贵机会.唐大沛默默无名,本文对其校勘逐条摘出作具体分析,发现其校勘水平尤为突出.
其他文献
吴昌硕是近代艺术史上开一代新风的大家,这个定位一度拔高了在其“捐官”“辞官”问题上的认识.文章围绕吴昌硕晚年的经济生活,结合晚清捐纳的世风及“士商观念”转型的社会背景,从经济因素层面分析了吴昌硕如何从负债捐官,到为完成“期在三年”的还债之诺而最终辞官“偷活海上”的历程.民国以来,昊昌硕捐官、辞官问题成了口口相传的谈资,大家甚至不太在意其中原委曲折,以至于把吴昌硕辞官简单地解读为其蓬篙阔达、不意仕进
位于河南省淅川县丹江水库西岸,下寺楚墓为春秋中晚期楚国王族墓群,1978年至1979年河南省丹江库区考古队先后发掘了春秋时期墓葬24座,车马坑5座,出土大量形制奇特、花纹瑰丽、铭文内容丰富、文字精炼、铸造精美的青铜器,充分显示了楚国在青铜器铸造方面的精湛技艺,为研究春秋时期楚国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艺术、科学技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但由于受埋藏环境及文物结构、合金成分等内、外因素的影响,大多数
毛公鼎(《集成》02841B)铭文:"唯天将集氒(厥)命,亦唯先正()辥氒(厥)辟,(爵)(恭)堇(勤)大命.肆皇天亡(四矢)(斁),临保我有周,不(丕)巩(巩)先王配命."其中有争议。
《灵王遂申》收入《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九辑,主要讲述楚灵王要灭亡申成公的事情,整理者为陈佩芬先生.从2012年整理报告公布以后,下引简文划线部分众说纷纭.
清华简《柒》共收录竹简《子范子余》《晋文公入于晋》《赵简子》《句践复吴》四篇,均为传世文献及先前所出简帛未见篇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但在研读过程中,发现简文仍有一些地方值得商榷,今选取其中四则试做讨论,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清华简《郑武夫人规孺子》简1的“(爿兔死)”字读为“肂”,说明在楚简中“(爿兔)”可以读为“肆”.根据这种用法,《清华简三·周公之琴舞》简8的“其显思”与简7的“不(爿兔)监余”当读为“肆其显思”与“丕肆监余”.《郑武夫人规孺子》简4的“卑耳”即《礼记·曲礼》中的“辟咡”,乃是“倾头与语”之意.
以传抄古文入印的印章作为一种重要的古文字材料,主要见于印谱、书画或碑刻等材料中,钤于印谱之上的古文印章多有释文,但受当时各方面条件的限制,释文难免有纰漏,本文从文字学、文献学等角度对几方印章释文进行校读.
清华简《楚居》、《系年》中“堵敖”之“堵”作“()”,其上部与一系列旧释为“弁”字的字形极为相似,又有学者或将其与“筐”字相联系.“实际上,弁”“筐”二字形、义纠葛颇深.以可确识的“弁”“筐”爲定点,可见由于“弁”“筐”二字形、义俱近,在战国、秦汉文字中早已产生讹混.而“()”上部之形或因与“筐”字形近,故古人将其误释为“筐”字,“筐”“庄”音近,因而传世文献中“堵敖”又讹为“庄敖”.
笔者近来在读师组卜辞,读片过程发现几点小问题,列记于此,求教于方家.学者们对以上两字的错误认识可能是没有看到更清晰的照片。因此在读甲骨片的时候应该重视照片,搜集整理相对应拓片的照片,尤其是清晰的彩照。
许慎《说文·叙》对“文”的界定是“依类象形,故谓之文”.章太炎《文始》以此将《说文》中510个独体字作为“初文”加以研究,率先提出“初文”的概念.其后,古文字学家大量运用“初文”来考释古文字,取得丰硕的成果.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象形初文”的概念,并将其分为“表音初文”和“表义初文”两类,分别探讨其识读方法和应用价值.特别是列举“潮”、“瓜”、“讯”、“要”、“”、“金”、“臨”、“覆”、“(爫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