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致冷InGaAs/InP红外探测器材料与线列器件研究

来源 :第十届全国MOCVD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renwa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红外探测器得到迅速发展。随着需求的发展必然会提出既要功耗低、体积小、重量轻,又要有高性能价格比,而且使用方便的要求。因此非致冷红外探测器获得了巨大发展的动力。InGaAs是直接带隙材料,具有高电子迁移率、低背景载流子浓度、均匀的厚度、光亮平整的表面,稳定性好,是一种短波红外探测器材料,因此可以利用InGaAs/InP材料体系制备红外探测器。而且由于外延层与衬底品格匹配,可以利用先进的生长技术获得高质量的In3GaAs/InP材料体系,它所制备的红外探测器可以在室温工作,可批量生产,具有高可靠性。
其他文献
回顾上海地区空间结构的发展,实际是我国空间发展的一个缩影.本文介绍了建国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地区空间结构的发展情况,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重庆市某礼常是重庆市的重要建筑,跨度大,使用时间长,其穹顶网架和普通民用工程中的网架有很大的不同,鉴于该礼堂的重要性,必须对其受力性能进行整体分析,本文简要介绍了运用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对该礼堂的穹顶网架结构进行整体数值分析的过程,根据分析结果,为穹顶网架承载力评估提供了依据,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其经验可供工程界同仁参考.
本文根据实际工程中存在的软弱地基不均匀沉降而造成的空间复杂杆系结构弹性支座刚度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数学反问题方法,分别建立了正问题与反问题分析的数学模型,并给出数学反问题解法的求解方法.绘制了计算框图,内力分析采用空间杆系有限元法,求解反问题方法为迭代法,本方法可对常用的空间结构周边支承形式或多点支承时的地基刚度进行调整以符合工程实际情况.最后给出了一个工程实例,参照西部地区湿陷性黄土特性,结合
在高温CVD工艺中广泛采用高纯石墨材料作为感应加热器件及以衬底托,为了防止石墨材料在高温作用下污染反应腔体,使用前一般要对石墨器材进行表面涂覆。SiC具有很强的化学惰性、高温稳定性以及高的热导率等优点,可以用于石墨器材的表面涂层。本文以CVD方法在石墨托上淀积了SiC,并对此工艺进行了研究。CVD淀积过程中碳源和硅源分别是乙烯和硅烷,流量分别为3sccm和1sccm,载气为氢气,流量为5slm,反
制备出应用于Si基薄膜电池的绒面MOCVD-ZnO薄膜,并尝试相应的CHCOOH湿法刻蚀表面处理。结果表明,处理前后ZnO:B薄膜的微观结构,方块电阻和光学性能变化不大。适当的表面处理有助于使薄膜表面趋于柔和,有望改善ZnO/Si界面特性,从而应用于μc-Si薄膜太阳电池。
本文首次在AlO衬底上引入ZnO-AlO固溶层,并在该衬底上用金属源化学气相外延法(MVPE)生长出了高质量的ZnO单晶厚膜(10微米)。介绍了一种在C面蓝宝石衬底上引入ZnO-Al203固溶层的方法。用双晶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进行了θ-2θ和rocking curve测量。与直接在C面蓝宝石衬底上生长的ZnO厚膜样品相比,引入ZnO-AlO固溶层可明显提高ZnO单晶厚膜择优取向一致性和晶体质量。
本文采用光辅助MOCVD技术在(100)p-Si和蓝宝石衬底上制备了ZnO薄膜。通过光致发光(PL)谱、X射线衍射(XRD)仪和霍尔(Hall)测试等对薄膜的特性进行了表征,分析比较了光辅助对薄膜特性的影响。实验发现,光照可以改善薄膜的结晶质量和光学质量,并且光辅助条件下生长的薄膜具有更大的晶粒尺寸和较低的本底载流子浓度。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光辅助有助于改善源的分解效率,并可抑制非故意引入的氢的掺
通过金属有机化学汽相沉积(MOCVD)法在GaAs衬底上制备出了MgZnO p-n同质节。并对它的各种特性进行了测试与分析。样品的开启电压约为4.0V,结特性良好。对同质节中n型与P型ZnO层的电学特性比较发现,n型层的电阻率很小,载流子浓度很大;而P型层的电阻率却大幅度的增加,载流子浓度较n型层小了一个数量级。在n型与P型层的光致发光(PL)光谱中可以发现,两个样品在370nm处都存在着明显的由
制作了GaN基多量子阱激光器,实现了室温连续激射。以(0001)面蓝宝石为衬底,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外延(MOCVD))设备上生长激光器外延片,制作了条宽2.5μm、腔长800μm的脊形波导激光器管芯,测试了激光器在室温下的直流电学和光学特性,21℃直流连续激射的阈值电流115mA,阈值电压10.5V。阈值电流密度5.75KA/cm,注入1.3倍阈值电流下输出功率9.6mW,斜率效率0.22W/A
采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Si(001)衬底上利用In纳米点作为成核点生长InP纳米线。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表面表明,InP纳米线根部弯曲、杂乱、与衬底所成的角度无规律,纳米线上端变直;纳米线直径为40-80nm,长度为0.5-2μm;纳米线顶端有球状In点,说明其生长机理为气-液-固(V-L-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结果显示,纳米线为闪锌矿和纤维锌矿两种结构交替生长的结构。电子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