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保密管理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基于PDCA循环理论研究视角

来源 :2018全国高校科研保密协作组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adbookm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学校历来是保密工作的重要领域,在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过程中,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保密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高校保密管理体系建设实质上涵盖了高校保密管理的全部内容,体系建设的目的是系统提升学校保密风险防范能力.当前,中国高校保密管理体系建设普遍存在顶层设计不明晰、防控措施执行不到位、检查考评机制不完善、查处问责不严格等问题,本文将PDCA循环理论应用于高校保密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按照“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阶段的顺序,从明确保密管理目标、健全保密管理体制、改进保密检查考评方式、严肃保密责任追究等维度,提出了进一步完善高校保密管理体系的现实路径.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当前保密干部队伍职业化建设的现状及其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并试图从干部选拔、继续教育、政策保障等方面,提出加强保密干部队伍职业化建设的有关建议.
当前,“归口管理”作为新一轮保密资格认定的检查项目,是推动建立健全单位保密管理体系建设,落实保密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融合的重要举措.为更好地推进落实高校的保密工作归口管理,北京工业大学调研了13所军工保密资格高校落实保密工作归口管理的实际状况、困难和问题,以此提出推进军工二级保密资格高校保密工作归口管理的对策建议.
计算机的管控是高校科研保密管理的重要内容.涉密计算机已有较为完善的技防管控措施,保密管理风险相对较低;而高校涉密科研人员的非涉密计算机缺乏有效管控措施,在高校分散、开放的环境里,管理风险尤为突出.因此,加强高校涉密科研人员的非涉密计算机管控对于科研保密尤为重要.本文就高校涉密科研人员非涉密计算机的有效管控问题,着重从建立非涉密计算机台账、明确责任人责任、非涉密计算机互联网使用行为管控和技术管控方面
大数据模糊了秘密与非秘密的界限,对国家、组织和个人的安全与利益产生了巨大冲击和深刻影响.大数据时代需要并推动保密理论与实践深入发展,尤其需要更新和统一对保密理论中最基本、最核心的范畴——“秘密”的认识.鉴于人们对秘密存在着不同认识,本文概括了现行六类关于“秘密”的定义,分析比较了不足之处,在继承这些定义合理性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秘密”概念的定义(即秘密是指个人或群体有意隐藏、不可外传的信息)
习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是党和国家对于新时期新形势下国家安全的全方位解读,是对中国所面临的安全威胁日益多元、时空领域日益广泛、内外要素日趋复杂的客观形势的深刻解读.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域下,高校的保密管理工作与总体国家安全观具有密切的内在关联,高校作为社会发展的先导和前沿阵地,其研究领域、研究过程、日常管理等方方面面都可能涉及国家秘密,一旦发
涉密场所分散是高校保密工作普遍存在的难题.本文从高校涉密场所现状出发,针对高校结合实际如何实现保密集中管理,提出建议和对策.
信息时代高校科研保密工作面临严峻形势,加强保密文化建设刻不容缓.保密教育培训是高校保密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高校应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克服保密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建立菜单式保密教育培训,拓展教育培训的渠道和方式,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深度和广度.本文着重从菜单式保密教育培训的内涵、构建和应用等角度,为高校保密文化建设提出建议和参考.
保密安全审计是保密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合理科学的开展信息安全保密审计工作能够有效及时地发现单位在保密工作中的隐患,从而促使单位内部不断提升保密技术安全防护,提高主动防御能力.本文给出了一种保密安全审计体系和实现技术方法,从信息安全审计基本要素、信息安全审计组织架构与实施、安全审计技术方法和实现等方面详细对单位保密安全审计进行了探索和研究,特别对审计组织架构和实时流程进行了详细说明,此外还
随着国家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逐步开放,越来越多的高校参与国防项目的研究,修订的保密资格认定办法进一步推进了保密归口管理.本文结合西北工业大学保密认定工作的组织开展和日常工作实践与思考,针对归口管理后,高校如何开展保密检查工作进行探析,以查促教、以查促管、以查促改,不断提升高校保密管理工作水平.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以及第三轮军工保密资格认证逐渐拉开帷幕,具有军工保密资格的高校的保密工作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保密工作开展情况历史记录的保密工作档案,也随之改变.本文利用5W2H法对具有军工保密资格的高校保密工作档案的定义和内涵(What)、责任主体(Who)、存放地点和时间(Where&When)、建设原则和方式(How)以及价值作用与成效(Why&&How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