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环境演变和海岸线变迁对江淮东部新石器文化的影响

来源 :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wl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淮东部是江苏省长江以北,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以南,京杭大运河以东地区,南黄海以西的陆地范围.新石器文化序列为:龙虬庄期(7000?6600-5500 aBP)—大汶口(良渚)期(5500-4600aBP)—龙山期(4300-3900 aBP)—岳石期(3900-3450aBP).6900-6300aBP苏北、苏中海岸线大致在连云港东-盐城龙岗-南至海安沙冈,折向西经泰县-泰州-扬州一线.研究区仅见高邮龙虬庄一处大型遗址.6300-5500aBP海岸线东退,除了龙虬庄遗址,青墩、吉家墩、青莲岗、山头、颜家码头、西韩庄和茭菱集等遗址,数目增加到近10处.多沿古淮河或废黄河故道排列.5500-4600aBP,此阶段岸线西进,该时期在江淮东部地区形成了一系列的古砂堤.同时由于古长江与古淮河砂堤发育,本区西部形成了里下河古泻湖.此期遗址较前期减少至数个.4300-3450a BP只有兴化的南荡遗址和高邮的周邶墩遗址.未见龙山期的早期遗存.可能与当时的海面波动、地下水位高低变化频繁有关.4700-4000a B.P在江淮东部频繁的海平面变化使这一时期的古代先民的居住环境不稳定.岳石期仅发掘周邶墩遗址.笔者和其他研究者对建湖冈西剖面,获得了孢粉、元素等气候代用指标.综合气候代用指标、和遗址中出土器物和生物遗存.笔者认为海面变化与古砂堤、古长江与古黄河下泄的泥沙,三角洲的形成是驱动江淮东部新石器文化发生和发展的主要的环境因素.
其他文献
【摘 要】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文化课普遍动力不足,厌学情绪严重,学习效果难如人意。高职院校文化基础课学习障碍问题已经不易忽视,各国研究人员也展开了一系列对学习障碍的研究。  【关键词】学习障碍;研究;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旨在使学生具备基本文化素质,为学生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后续课程以及将来深造,打下必要的基础。但由于种种原因,高职院校文化基础课的境遇却非常尴尬。学生学习文化课普遍动力不足,
  通过对江汉平原钟桥遗址疑似古洪水层和该区域现代洪水沉积物的AMS14C测年、粒度、磁化率、锆石微形态、Rb/Sr和Cu等地球化学指标的比较研究发现,该遗址具有石家河文化晚
会议
  用XRF方法分别测试了江汉平原钟桥遗址地层样品中的Rb、Sr和Ti元素含量,结果显示Ti元素在地层中含量的变化与对应地层中指示环境干湿的Rb/Sr值变化呈显著的正相关,二者相
会议
  毛乌素沙地历史沙漠化是沙漠历史地理学研究的焦点,但争论颇多,沙漠化过程不明确,且大多依托历史文献是造成争论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深入分析北大池古城东侧一处包
会议
本文是在规则波作用下进行的20万吨级船舶对码头作用荷载的模型试验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对2万、5万和10万吨级船舶的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以能量转换及动力分
  通过对冲绳海槽南部MD05-2908孔沉积样品的硅藻分析,探讨了该区1000年以来的气候变化及环境响应。研究区位于东亚季风区,又处在黑潮流经区域,其气候与古环境变化受二者的共
会议
宪法与账单许章润从清末预备立宪到民国约法,特别是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宪政、民主、科学、人权诸项,均已成为一般知识界人士和青年学生不言而喻的公理和宗教,被认为系中国所
  对分布于中国青海省贵德县、尖扎县、化隆县、循化县和民和县境内的黄河上游谷地的35个史前遗址进行了调查,并对这些遗址的地貌背景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其时空分布特征。调
会议
  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矿物微形态(SEM)以及定点元素(EDS)测试与分析发现,东山村遗址第8层底部发现的矿物颗粒为蓝铁矿.东山村遗址泥炭层中的蓝铁矿,其铁可能来源于附
会议
  本文依据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第三次文物普查所获得的新石器-青铜时代(5290-2600 cal.aBP)的遗址数据(遗址位置和面积),利用聚落等级和等级规模的方法分析了该地区新石器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