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住空间错位分类与规划应对策略

来源 :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nd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8年施行住房制度商品化改革以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职住错位现已成为研究城市交通拥堵原因时绕不开的一个话题。目前职住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主要集中在职住空间分布及匹配状态评价及其影响因素方面,但由于影响因素众多,如何区分政府与市场在其中的“作为”,这一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将职住错位分为总量错位、品质错位、市场错位三种类型,意在更细致深入地探究我国大城市出现职住错位的主要原因,并针对这三类分别提出规划应对策略,以便应用于具体的城市案例实践,解决大城市遇到的实际问题。
其他文献
  本研究基于国际合作项目“东亚创意青年比较研究”的最新调研数据,探索当代中国从事创意劳动(creative labour)的青年一代,如何整合利用新媒介资源实现自己的梦想。
纵观媒介变革的历史,媒介作为人类存在的根本性要素,一次次地重塑了人类信息传播和社会交往的网络。今天的网络社会真正实现了全信道网络的潜力,网络的思维成为社会主导。信息技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线下支付的兴起,移动支付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由关注线上入口到线下场景的竞争态势。本文建立在梅洛维茨的信息场景理论和媒介学的中介化理论基础之上
会议
麦奎尔(Scott McQuire)提出"地理媒介(Geomedia)"(2016)的概念,认为其是数字化时代城市媒介的新属性,具有无处不在(Ubiquity)、地理定位(Positionality)、实时反馈(Real-time Feed
本研究以两个形式迥异却又相互关联的"网格化治理"个案为对象,探讨治理技术媒介化趋势下的城市公共传播网络新形态——形成中的"湿网".作为一种新的意象,"湿网"概念不仅是对
基于对市政府微信公号"上海发布"公共服务平台的考察,本文提出"网络空间涵化"概念以探究数字传播网络与城市政府现有传播网络间的动态关联和实时变化.概念意图针对传统"媒介
本文重点阐述了新生代农民工利用手机建构自我认同的过程,手机与用户的交互已经构成了他们的日常自我叙事系统.依托手机的各类社交网络服务不仅仅体现出技术的变化,更是让原
基于本课题组进行的中国十城市政府"双微"及党报集团媒介融合转型的经验性调研,本研究提出"节点主体"的概念,旨在探讨当下中国的新媒体实践如何改变了传统大众媒介支撑的社会
在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当中,"城中村"作为一个特殊现象,大家对它的认识经历了从"毒瘤"到"社会保障性住房"的转变,更多的人认识到了它的存在价值。"城中村"由于其特殊形成过程,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