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科技馆科普资源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探索及思考

来源 :中国自然博物馆协会,亚太科技中心协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的深入实施,2015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了6.2%,科技馆作为一个公开的科普宣传教育机构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科技馆的受众人群中,幼儿(0~6岁)占据一定比例.本文以广西科技馆为例,对如何运用科普资源,针对幼儿特点,结合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做好参观体验科技馆科普资源前期和后期的教育工作,培养幼儿科学素养进行探索及思考,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其他文献
21世纪是中国科学技术走向务实、坚守与梦想的时代。伴随这一思潮的延伸,科技馆事业也逐步加速发展。然而,各地科技馆展品“雷同”、缺乏创新的现状,成为摆在新、老科技馆面前的难题。虽然各馆都投入力量进行展品研发;许多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也纷纷加入展品的创新工作中,但目前国内的展品研发普遍处于仿制阶段,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展品凤毛麟角。因此,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对展品创新再进行一番深度梳理,并重新审视、评估、对比
建立创客工作室是为了推进西部欠发达地区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深入、广泛应用,培养青少年学生的信息意识与创新意识,养成数字化学习习惯,同时,使信息教师进一步了解创客活动的发展趋势和开展青少年创客教育的方法理念,更好地把创客教育融入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所谓“创客”,就是指那些将创意灵感转化为实物的行动者。创客空间缘起于国外的Hackerspace,是一种全新的开放式实验室平台
本文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阐述了科技馆亲子互动活动的设计原理、设计模式,并介绍了以此开发的亲子互动活动,以期使儿童能在学习共同体中得到更多的收益,促进儿童对科技馆展项的学习。
当前,科技馆为青少年开发了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家长往往处于陪伴者或者旁观者的位置。实际上,科技馆是面向全民的教育机构,当一个家庭到馆参观时,教育人员应该创造条件让家长也参与教育活动中,使其在活动中发挥作用并且有所收获。本文通过在中国科技馆挑战与未来展厅地球诉说展区开展的一次与地球环境问题有关的教育活动,探讨科技馆中亲子活动开展的思路和方法。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摒弃了传统说教讲解的教育模
社会建构主义从发生学的角度对知识进行阐释,强调学习和知识建构的社会文化机制,认为知识建构的过程不仅需要个体与物理环境的相互作用,更需要借助个体之间的互动。社会建构主义对当今学校教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于非正规教育形态的科技馆教育同样有着重要启示。发展心理学领域的很多研究表明,父母的角色在儿童成长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亲子互动对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从社会建构主义的视角,为家
本文阐述了乌鲁木齐市科技馆立足实际,结合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特点,多措并举吸引公众参与科学教育。一是坚持立足原创,以“科普红包大拜年”“端午文化科普周”“中秋文化科普周”3个“立足民俗讲科普”活动为例,以有效载体为抓手,以惠民为基点,吸引社区和居民家庭走进科技馆在做中学,在动中学,在乐中学,让科技馆教育活动借助传统民俗走进千家万户;二是坚持展教创新结合实际,以“整点活动”“爱心桥梁”等品牌活动为例,叙
现代科学普及,不仅注重公众理解科学,更加强调公众参与科学。那么,能够有机融入社区家庭物质精神生活的、参与式的科普活动应具有怎样的内容与形式呢?本文认为,社会热点是舆论关注的焦点,更为科技馆面向家庭开展科普活动提供了契机与素材。科学实验,体现了科学的基本特征,是公众喜闻乐见的科普形式。两者相结合,是个很好的选择。本文以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例,浅谈在结合社会热点开展面向家庭的科学实验活动时
科技馆为观众提供了从实践中体验、学习科技的情境,体现了“做中学”、探究式学习、建构主义等当代先进的教育学思想,这也是广播、电视、互联网、博物馆和学校教育所不具备的,表明了科技馆独特的生存价值。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技馆发现,学校或家庭团体已经成为观众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亲子家庭观众占全体观众的一半以上。本文以武汉科学技术馆新馆为例,尝试分析亲子家庭观众群的特点,论述了有针对性的“探究式学习”情境对
本文介绍了我们是如何在杭州环西社区开展科普活动的,以及讨论我们已经开展的亲子活动的模式。在文章的第三部分,具体研究如何分析社区居民的喜好及关注热点。意在探讨通过科普辅导员、党员志愿者、大学生研究生团队共同走入社区,以教育活动为载体,启发民众科学思维、培养其科学生活方式,最后达到受益终身的学习习惯。
本文依托非正式环境下学习的生态框架模型,以“观鸟与生境”为项目主体,分别以“人”“场所”这两个生态要素为透镜进行学习环境的平台设计,梳理出不同层次活动中各个设计元素所起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支撑,形成有机的生态系统,对以自然观测为主导的博物教育项目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旨在探索出一条大众科学项目的实施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