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强国的历史性选择:中国产学合作教育的探索和实践

来源 :201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f1987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正在推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融合将重塑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奋斗的进程中,高素质技术创新型人才培养成为当务之急.作为此类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产学合作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也不断创造出新的模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办学历程中,坚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办学定位和现代化特色大学的办学目标,以现代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紧密结合为依托,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扎根社会经济发展的沃土,构筑了与行业“协同育人、协同办学、协同创新”的“三协同模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其他文献
  本文从经济新常态的角度重新审视高等教育,论述了高等教育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理念,进而构建了西京学院"一体多翼"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个性化、多元化、定制化"的教育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支撑,专业建设依托课程建设。以重庆邮电大学专业课程建设实践经验为例,文章提出行业特色高校专业课程建设的策略:三维整合行业元素的课程目标,融入
  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和基础,教育现代化理论是实践发展的重要指导。上世纪50年代以来,以经典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和新比较政治经济学理论等为
  核心素养发展是当前国际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在于培养大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优化需要从几个方面努力,即以核心素
  众创时代,大学的部分学科组织应积极转型为知识创业型组织。而如何打造学科组织学术创业力,识别出其构成要素是关键。通过31份半结构访谈资料,运用演绎类目开发法识别出学科
  大学课程设置中专业组织模式不合理、课程结构僵化封闭等是造成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符合的重要因素。引入课程模块化的理论,通过改变传统专业组织模式、下放专业设置自主
  从学生学习的视角审视课程实施效果,是研究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现状的重要维度.通过6所大学工科学生的问卷调查揭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的现状与问题.536份有效问卷统计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教学质量问题日益凸显和激化.教研室是中国的基层教学组织,其发展经历了初创期、定型期、恢复和转型期、虚化期四个主要阶段.它在提高教学质量、师
以教学和学生为中心是大学的本质要求,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方法创新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关键支撑,它既反映出专
在MOOC冲击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迎来了新的平台和机遇.梳理分析了混合式教学模式产生的背景、核心思想和本质特点,针对军队院校教学组织和管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