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脲甲醛(UF)为化学型缓释肥料,由尿素和甲醛缩合而制成.本文主要介绍了脲甲醛(UF)的性质、用途和发展简史,以及脲甲醛(UF)缓释肥料的生产新工艺专利技术与应用,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
【机 构】
:
湖南省株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株洲三生肥业有限公司
【出 处】
:
第二届全国复合肥料研究开发暨产业化应用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交流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脲甲醛(UF)为化学型缓释肥料,由尿素和甲醛缩合而制成.本文主要介绍了脲甲醛(UF)的性质、用途和发展简史,以及脲甲醛(UF)缓释肥料的生产新工艺专利技术与应用,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
其他文献
南方森林酸性红壤中有效磷普遍严重匮乏,严重制约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根系分泌酸性磷酸酶和有机酸是马尾松适应低P胁迫的有效机制,近年大气氮沉降的增加将会改变森林土壤的N素营养环境,可能会对低P下马尾松酸性磷酸酶和有机酸的分泌产生影响。本文以马尾松全同胞家系作为试验材料,设置模拟氮沉降与同质低P(表层和深层土壤P素严重匮乏)、异质低P(表层土壤P素较丰富,深层土方P素匮乏)耦合的盆栽实验,系统研究N-P
大量田间实验表明,0.1亿CFU/g多粘类芽孢杆菌细粒剂对植物具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在植物不发病情况下,可使作物增产约30%,是防治植物土传病害理想的药肥兼能的生物制剂.针对细粒剂存在用量较大、使用不方便、不能喷雾使用等不足,创制出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10亿CFU/g多粘类芽抱杆菌可湿性粉剂.另外由于我国耕地盐渍化日趋严重的现象,根据海洋微生物具有耐盐和能产生不同于陆地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特点,开
以鸡粪为主要废弃物原料,辅以一定比例的秸秆、稻壳添加至生物电热反应器中,快速发酵制肥.混合物料初始水分为65%,添加0.1%专用嗜热发酵菌剂,间隔式通气,搅动物料转速5rpm,整个发酵过程温度在控制在80℃,24h反应结束后,评价了发酵产品的水分、pH,氮、磷、钾养分,有机质,灰分、碳氮比、腐殖酸、CEC、大肠杆菌菌群数和蛔虫卵死亡率等指标.
茶多酚是存在于天然植物茶叶中的一类多酚类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保健功能. 近几年的流行病学研究和试验研究显示,多酚类物质可以调节糖代谢,具有降血脂、降血压和抗氧化的重要作用,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清除氧自由基, 降低高血脂、高血糖、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研究表明,茶多酚可降低外周血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效果优于烟酸肌醇
研究了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并对所提取的茶多酚进行分析及检测.以茶叶为原料,水作为浸提溶剂,通过改变溶剂用量、浸提温度、浸提时间、乙酸乙酯用量4个因素提高茶多酚的提取率,并优化茶多酚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溶剂用量(固液比)1∶20,浸提温度85℃,浸提时间40 min,乙酸乙酯用量85 mL.在优化的提取工艺条件下,提取物得率为15%.采用钼酸钠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多酚的纯度,并用
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PPO)是自然界中分布极广的一类含铜的氧化还原酶.广泛存在于水果、茶叶和一些蔬菜中.而速溶红茶除了由红茶生产外,也可由绿茶经转化后制得.本文结合多篇文献后简单的介绍了以不同的材料为原料提取多酚氧化酶(PPO),并采用邻苯二酚分光光度法测定酶活,筛选高活力的PPO酶源.再将筛选出的酶源应用于速溶红茶的生产,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测定判定红茶品
土壤栽培农作物需要大量的有机肥,尤其是需要应用水溶性有机质生产的综合能效肥料.而生产有机肥的原料来源紧缺,开发产量大、价廉且源源不断产出的生活垃圾中有机资源势在必行.发明垃圾应用制肥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应用垃圾制肥法打造环保型、具备综合能效有机肥料的升级版,来弥补农资市场的空白,并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证明是可行的。
采用平板对峙法,从日光温室连作黄瓜根际土壤中筛选出对黄瓜枯萎病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具有稳定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DS-1,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并研究了对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和对苗期枯萎病的生防效果.结果表明:菌株DS-1与已报道的Brevibacillus brevis 16S rDNA具有1
笔者根据海洋微生物具有耐盐和能产生不同于陆地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特点,认为海洋微生物是开发适合盐渍化耕地使用的微生物农药的最佳选择。海洋芽抱杆菌SZYHY 1菌株具有良好的耐盐特性,海洋WP在盐渍化耕地能有效防治黄瓜根腐病、花生青枯病,效果明显优于陆地微生物农药。
本文简要介绍了肥料技术可以申请哪些种类专利获得保护,就肥料行业中生物肥料专利中的遗传资源保藏利用等事项进行了介绍说明.结合作者的科研经历和企业专利实务经验就该领域的专利保护策略进行介绍,并就如何做好肥料技术的专利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