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一莉名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经验辑要

来源 :浙派中医学术传承与文化研究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jk38830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化性溃疡病因病机比较复杂,胡一莉主任医师归纳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肝气横逆,气机郁滞;②脾胃虚寒;③瘀血阻络;④胃热壅盛.且脾虚血瘀为最主要的2点.并以辨病与辨证治疗相结合,参以三因治宜,灵活施治,临床取得卓著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理清“卫出下焦”和“卫出下焦”两中说法各自的意义;方法:查找收集两种说法代表医家的主要观点,并加以对比整理;结果:从文献考据而言,“卫出上焦”更合乎经文,“卫出下焦”在临床上有着很好的指导性,两说在循行上提示卫气和上中下三焦都有密切联系,两说各有偏重;结论:两种说法其实是对卫气不同侧重点的描述,两种说法在争论中丰富了卫气理.
肿瘤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引起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在癌细胞的持续增殖、侵袭及转移等过程中,消耗机体大量的能量,最终导致脏器的衰竭而死亡.笔者基于《内经》等中医经典,提出对于生命本质、肿瘤以及带瘤生存的认识,以期能为“带瘤生存”提供纯中医的理论依据.
本文用《肘后备急方》中关于治疟疾的记载和“左右辨男女胎”两个例子,说明中医文化自信可以且必须站立在科学的根基上.科学的根基,就是用“大样本双盲随机对照实验”证明疗效的确实,而不是靠对个例的观察.
高士宗秉承侣山堂学风,继承并发扬张志聪治学之道,集思广益,发挥众人之力撰著中医典籍.其《黄帝内经素问直解》笔锋简洁,注释方面力倡直解其意.通过校勘学方法协助注释,撰著严谨,对《黄帝内经》的学术研究贡献重大.
孔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创立的儒家学派至今广为流传,被世界各地人士推崇.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它不仅构成了国家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和基础,还与中国传统医学互相渗透,紧密相连.其中的仁爱与中庸思想更是影响着中医基础理论的建立.中庸思想以“平衡”为关键,中医治疗也旨在以调和为主。在临床运用中中医中药往往是起到调和阴阳,让人体机能恢复正常的作用。中医治疗过程中的每一步都体现出中庸思想中的
“天人合一”是中医学独特的文化底蕴,天人合一思想具有内省性、保守性,同时又具有开放性.中医的发展首先要继承、要保存,从自身学术需要出发吸收现代科技成果,按自身的发展规律前进,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目的:通过分析古代浙江籍在职官员多有兼精医药的现象,以认识总结古代官与医的关系.方法:查阅古代浙江籍职官兼精医药学者的官宦经历和医药著作,从文化、思想、资源和社会地位四个方面分析官与医的关系.结果:可以认识到古代浙江籍职官有着良好的文化背景,兼有着孝亲济世的理想,能接触到相对普通百姓更好的医药资源,且因其特殊的社会地位,能更好的学习认识发展中医药,故而兼精医药的学者大有人在.结论:官和医两种身份并
本课题组通过对浙江省中医药文化教育现状的调查,对促进浙江省中医药文化启蒙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在中小学阶段普及中医药知识,传播中医药文化,对中医药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试从如何开展中小学阶段中医药启蒙教育的角度加以讨论.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名医吴坤安,系浙江温病名家.所著《伤寒指掌》,勘古酌今,精详实用,有功于后学,他的主要学术思想均反映在其中.吴氏温病特色鲜明,对温病学说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值得传承和弘扬.本文兹就其温病的学术特色作一探讨.并就“归宗伤寒,提倡寒温相融合;重视湿邪,详述温病之因机;四诊合参,尤擅辨舌察斑疹;论述暑暍,辩动静阴阳之谬”这几方面进行介绍。
中医医话是医生的临床笔记,记录个人临床治病的研究心得,或者是读书的体会,治病的验案,亦或是对医学问题的考证探究.虽然它在中医文献中所占比例不大,但是它所蕴含的中医药文化,却对中医药的发展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将就医话所具有的文化影响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