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村建筑物中存在的防雷问题

来源 :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tan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雷电灾害日趋频繁,加上农村村民防雷安全意识淡薄,迷信思想深入,基本上所有的农村自建房屋均无有效防雷措施。本文通过对农村房屋结构进行分析,并结合现代农村地区雷电防护现状,提出了完善农村防雷设施和增加房屋雷电防护的投入,以此来减小雷电对现在农村造成的损害。
其他文献
会议
2005 年8 月在天山东部哈尔里克山庙儿沟平顶冰川顶部(94°19′E,43°03′N,4518 m)钻取了两只透底冰芯,其中一支冰芯定年结果为16.83 m 深度对应1953AD.本文着重探讨了沉积过程和沉积后过程对该冰芯氧同位素比率(δ18O)记录的可能影响及该冰芯1953AD 以来δ18O 记录的气候指示意义.降水季节分布的不均匀性、夏季高温引起的融化-渗浸-再冻结作用,及冬季雪层中的水汽
作为南半球热带外气候变率的主要模态,南极涛动(AAO)已被证实为影响南半球、甚至北半球气候的主要因子之一。本文利用1979-2010 年NCEP/NCAR 全球再分析资料,发现了南极涛动核心区的存在,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南极涛动指数的一种新的表示方法,并重点分析了南极涛动的天气尺度与季节内振荡序列。研究发现,南极涛动在天气和季节内尺度上主要存在三个频段,分别是2-6天准天气尺度振荡,6-15 天准双周
本文试通过对避雷线的保护范围的计算、屏蔽作用、分流作用的分析,得出避雷线不仅在防直击雷上有重要作用,在防闪电电涌侵入上也有不可忽略的作用。从而对厂区内用避雷线对架空线路保护进行了理论上的讨论,指出这种保护的积极意义。
本文首先利用CMA-STI 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选取在2000~2008 年间登陆中国大陆后生命史较长的10 个台风个例,再综合1°×1°NCEP/NCAR 再分析资料和其移动路径特点划分出影响台风水汽供应的四条水汽通道:西南通道、南海通道、东南通道和西北通道。文章先定义和计算了四条水汽通道强度指数,来表征水汽通道的强弱,并研究其对登陆台风水汽供应的影响以及不同水汽通道和台风区域水汽收支之间的
本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及程序计算得到了1949—2008 年登陆中国大陆的热带气旋(TC)登陆点经纬度信息,在此基础上对登陆中国大陆的TC 进行分析,最终选择110—122°E 海岸线为研究区域,7—9 月为研究时段,且将110—122°E 海岸线以1°E 为间隔划分为12 段,分析这12 段海岸线登陆TC 的基本特征发现:118°E 以东的区间TC 登陆前后平均维持时间及登陆前平均强度基本上大于1
La Nina 事件是赤道中东部太平洋大范围海水表面温度异常降温现象,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被认为是年际尺度最显著的气候信号之一。由于La Nina 事件与热带和全球许多地区的气候异常和严重灾害有密切关系,因此对La Nina 事件的预测引起世界各国气候与海洋学家的关注,受La Nina 的影响,易造成我国黄河和淮河流域洪涝灾害和我国南方冬季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因此,对La Nina事件预
本文利用全国714 个台站6-7 月逐日降水资料对1955-2008 年109°E 以东、25-40°N 站点做EOF 分析发现:江淮梅雨期降水异常以31°N 为分界,两侧降水异常不完全同步,江淮地区降水异常可分为四种类型:南旱北涝型、南涝北旱型、南北同旱型、南北同涝型。这无疑增加了江淮梅雨的预测难度。利用NCEP/NCAR 再分析资料的风场、位势高度场、垂直速度场要素对四种异常年份的高空位势高度
从混沌动力学来说明研究大气不可预报性的必要性及其客观存在性。业务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中,报不准是常有的事,其中就包含了大气的不可预报性。本文藉助离散数学定义了踌躇度和可预数。由此可以研究不同预报对象的可预报性和不可预报性,两者间的关系,并进行比较。指出求取大气可预报性和不可预报性的途径,着重说明了途径之一的经验评估法。
相对于人工观测雷暴日,闪电定位系统所记录下的闪电信息更为详细、客观、全天候,是气象和电力系统常用的重要基础数据.目前,使用记事本格式(Txt)对闪电定位数据进行保存较为常见.现有的做法存在若干问题与不足:1、记事本格式(Txt)无法满足数据高效分析的需求.2、Txt 格式没有为编程语言优化,开发效率低.3、LLS 原始数据格1式不统一,给统计、分析闪电定位数据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与工作量.作为一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