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专业化内涵及其评价研究

来源 :2009高教强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yao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入研究高校教师专业化的内涵,继而以科学合理的视角对其进行分析评价,对于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实现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保障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进而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高校教师专业化成长期、成熟期、成名期等阶段的评价,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高校教师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特别是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每位高校教师都应具备自我发展和完善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变革对知识传播者的新要求,同时还要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从自身的专业化进程出发,不断适应评价方式的变化与发展,达到“内、外化”并行,真正实现高校教师从成长到成名的全过程发展。
其他文献
通过分析大学生从就业到创业所呈现的特征,构建了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的结构框架,以大学生创业者为主体的、以鼓励创业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政策环境体系、以“官、学、社、企”相结合的创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以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和企业赞助为主体的资金支持体系,以社会化服务为特征的创业服务体系、以亲友团为核心力量的情感支持体系,最终得以弱化大学生的创业风险。
中国研究生发表论文数量位居世界前列,但被引用率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也是少之又少,这些问题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更为重要的间题—创新精神的匾乏。目前,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我国还尚未受到足够重视,我国目前的教育还远不能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面对这样的形势,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且应增加财政拨款,缓解高等教育经费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只有合理地解决
教育应是为了发展人的智慧和潜能,使人过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为人的生活创造更多可能性而存在。今天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远离了教育的本质属性,不仅没有使人获得幸福、自由和解放,反而在一定程度上给人带来了痛苦、束缚和压迫。教育异化的突出表现之一是教育的过分功利化,它使教育丧失了自身内在的价值,开始滑向反精神、反道德、反心灵的深渊。而解决教育异化问题的有效途径应该是教育回归。教育回归育人,就是要找回教育
本文阐述了江苏为适应社会需求,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实施应用型高等教育策略,注重个人能力,并进行分型培养,要善于发现那些表现“各异”的特质,帮助那些受到应试教育偏见对待的学生,引导他们强化自身“优势”的发展方向,同时重构教师的业务导向,优化“产学研用一体”的系统,改进对应用型高等教育的评价方法,从各方面提升应用型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为江苏省成就人才资源强省做贡献。
本文通过对徐州市各高校在校大学生创业动机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从一个侧面了解到了目前大学生的创业动机,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了些许参考。调查结果显示:徐州地区高校对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效果并不明显。且国家各部门虽然也出台了优惠政策,但是仍有部分不能落实到位,没有能够对大学生创业进行真正的帮助和扶持,政府要加强对出台政策的宣传力度,对学生创业进行指导,使他们对政府出台的政策有深刻、全面的认识,要
人才资源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但是目前我国高校陈旧的教学理念与落后的教育模式,已成为阻碍教育事业发展的症结,远远不能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因此,要改革高校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新理念。改变统一的大学培养模式,建设各具特色的高等学校。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评选指标体系。营造并创新教育环境,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物质保
为构建江苏特色的高职发展模型,其高职教育发展应在观念上实现突破,有办学自主权、政性策保障,并发挥职教集团作用。同时,构建畅通立交,提升高职位置,大胆探索实践,推进机制创新,强化政府职能,加强立法保障。
笔者对我国创业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对创业教育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构建出萌芽阶段、孵化阶段、成长阶段等不同时期适合我国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和学校的密切合作,更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需要创业的理论教育,更需要实践的指导。除了需要选择合适的创业模式外,还涉及到服务体系、机制建设、创业者自身的素质、创新能力、创业知识与经验、保障体系等因素,大学生创业模
本文分析了依托依托高校内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科研创新团队的现实意义、基本形式、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等方面。并针对上述情况,建议加强指导,提高团队带头人领导水平,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高绩效的科研创新团队,健全激励机制,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同时,加强文化建设,形成高绩效科研创新团队。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实际上就是以生存技能为导向,让学生接受生存训练,不仅要在刚就业时就实现与社会的无缝隙对接,而且还要实现可持续的无缝隙对接。作为自然人的创业教育和作为单位人的创业教育是高职创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作为“单位人”的创业教育是指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全员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培养老板,更关键的是培育大学生作为一名未来的“单位人”的开拓精神和创业人格,拓展高职学生在单位的职业上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