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海洋环境的微生态制剂对刺参养殖的影响

来源 :第七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际微生物系统与分类学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kon_haw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丰富的肠道酶系是保证海参利用各类物质进行生长代谢的基础,海参肠道内的酶系来源于肠壁和肠道内微生物的分泌;提高肠道内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就可以促进海参肠道酶活力和消化能力的提高.本研究利用一定比例的适应海水盐度的微生态制剂进行拌料和发酵以海带渣为主体的饵料,保证饵料中一定数量的微生物随饵料一起进入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肠道,刺参的饲喂试验在室内0.5 m3的养殖缸中进行,以体重5-10 g的当年健康刺参为试验用参,每天按参重的1%-2%进行投喂拌料或发酵饵料,2-4倍海泥与饵料混合后投喂,养殖温度在16-18℃之间,每天换1/3水体,并测量水质;每周清池全换水一次,并测量刺参重量和计算生长速率.研究结果表明,直接使用微生态制剂能将养殖水体的亚硝态氮含量控制在0.02 mol/L以内,氨氮含量控制在安全浓度(1 mol/L)以内,刺参生长率(5d生长率)最高达到5.81%,刺参肠道消化酶活性增加最大;在刺参的大小为4-6 cm,体重为5-10g,刺参密度为50头/160 L的条件下,其改善水质和提高刺参生长状况的能力最强.使用微生态制剂对发酵原料进行发酵,能提高发酵饵料的品质,且当其含水量在1:1.2-2.0,温度在25-40℃(水分和温度具有相关性),发酵饵料的营养成分、酶活性均达到较大.粗蛋白含量最大达到25%,游离氨基酸含量最大达到50 mg/g,淀粉酶活性基本稳定在8 U/g,蛋白酶活性基本稳定在4 U/g,纤维素酶活性和褐藻酸酶活性分别为19 U/g和37 U/g.采用配合饵料饲喂刺参的对照组的养殖水的氨氮含量超过安全浓度(1 mol/L),亚硝态氮含量也超过安全浓度(0.1 mol/L),而且刺参的生长状态差;而采用发酵饵料饲喂刺参的处理组的养殖水的氨氮含量和亚硝态氮含量保持在较低水平,而且刺参生长良好.适应海洋环境的微生态制剂既促进生长,又可改善水质,其使用必将促进海水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由于工业化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国家出现环境污染、资源过度消耗等问题,能源危机已成为二十一世纪人们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随着传统不可再生资源储量的不断下降,以及地球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仅仅依靠煤碳、石油、天然气等作为供能手段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寻找一种新型储能设备更显得尤为重要。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环保储能载体,具有高效能、易携带、低污染等特点,因此成为人们重点研发的不二之选。目前
本试验选择了不同产量稳定型双季稻杂交品种各2个,早稻淦鑫203、淦鑫206和晚稻五丰优T025、昌优10,研究对比了各品种生育前期密度稀化(动态)个体对群体的生长补偿效应。主要分析指标如下:产量及构成因素、株型指标、干物质重、叶面积指数、比叶重、伤流强度、叶绿素SPAD值、功能叶内源赤霉素(GA)、玉米素核苷(ZR)、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等的含量、收获指数等。比较品种之间在四次不同
亲环素(Cyclophilins,CyP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各种具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内且结构高度保守的蛋白家族。它们是一种分子伴侣,类属肽脯氨酰顺反异构酶超家族,能催化含脯氨酸亚氨基
  近年来,海洋活性物质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海洋细菌作为海洋微生物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大的一类生物,它们的次级代谢产物极其丰富,本文主要针对来自海洋细菌的抗肿瘤活性物质
  琼胶酶是指一类能够降解琼胶,生成琼胶寡糖的糖苷水解酶,在生物学、医学、保健品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嗜琼胶卵链菌YM01(Catenovulum agarivorans YM01)是本实验室分
会议
该文研制了实海金属试片腐蚀电化学检测系统,对舟山海水腐蚀试验站全浸区四种低碳钢试片进行了电化学检测试验.研制了服役黄铜管腐蚀电化学检测系统,在模拟循环冷却系统中对
本文以脂肪醇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在相转移催化条件下反应得到长链烷基缩水甘油醚,然后和三甲(乙)胺氢氟酸盐反应得到氟化N-(3-长链烷氧基-2-羟)丙基-N,N,N-三甲(乙)基铵,其
本文较全面地研究了苯并硫(氧、硒)氮杂环类叔芳胺的合成和在ISO800高感乳剂中的超增感应用。详细讨论了有机增感染料在乳剂增感中的两种自减感机理和相应的两种超增感机理,结合目前国外公司所用的不同超增感剂,本文提出了苯并硫(氧、硒)氮杂环类叔芳胺具有超增感作用,并详细研究了其合成方法,优化了合成工艺条件,合成了6种中间体和11种超增感剂,并通过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波谱和红外光谱等仪器检测手段进行了结构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实验研究了甘薯黑斑病菌(Ceratocystis fimbriata Ellis et Halsted)的生长特性及壳聚糖对该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甘薯黑斑病菌在不同培养基、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