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共文化服务视角下宁夏社火民俗的保护与传承

来源 :2016年中国文化馆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miann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火,作为最古老的风俗,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春节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1世纪的今天,这项集祭祀、杂戏、歌舞、杂耍为一体的民间迎春娱乐活动,已由农耕文明时代的娱神娱人的民间欢庆,演变为由政府文化部门组织的、春节期间规模盛大、形式丰富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同时也是一个地区优秀的民间舞蹈、传统美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集成和集中表现.各级文化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职能部门,春节期间做好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就是传承与保护社火民俗.本文试图以近年来对宁夏春节社火活动的观察和调研之所见,对公共文化服务视角下,文化馆在传承与保护社火民俗中如何发挥服务作用做一论述.
其他文献
教师社会性格是在相似的生活背景和职业经历基础上形成的,为大多数教师所共有的性格特征.教师社会性格不是教师性格特征在数量上的简单总和,它具有社会历史性、相对稳定性、动态适应性的特点.教师社会性格是教师文化的心理积淀,也是教师行为的内隐向导,同时也是国民性格的典范表征.
在复杂多样的学科知识所构成的知识图景中,学科意识尤为重要.它是学科发展的前提,更是学科的生命之本.教学论意识不仅包含自觉地学习和了解教学论知识,更是包括在实际的教学与研究中,自觉或自动地以教学论学科建设与发展为出发点,并以教学论学科的独特视角、独特思维方式和独特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体体现在教学论学人的学科意识、学科立场、学科尊严、学科关怀四方面.
教学论的基本问题是“教”的问题,是帮助教师提升“教”的能力的问题.提升教师“教”的能力可以尝试从规范教学论专业术语、加强教学模式研究和亲近教学实践三个方面进行.
作为现象学教育学的发源地之一,加拿大教育受到现象学教育学充满人文意趣的哲学理念的深刻影响.本文以安大略省洛克里夫小学充满“温情”的思想教育活动、坚持“以人为本”的课程教学活动、强调“和谐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关注“生活世界”的生活体验活动为视角,探寻加拿大小学校园实践活动的精髓,以期对我国小学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开发有所启示.
教学论“研究范式”的研究在国内兴起有着“元教育学”的话语背景,所以研究者首先触及到教学的本质的存在问题的研究.要研究教学论本质,建设事实的教学论还是价值的教学论的第一冲动.所以,分析事实与价值的根源与发展成为解决好这一教学论研究问题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教学论的存在形态成为了问题的核心.通过教学论的生存状态分析,可以看到并不存在事实、价值二分的教学论形态,而存在的只是教学论内部的事实性问题与价值性问
学生核心素养及其培养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经合组织(OECD)、欧盟(EU)、美国等国际组织和国家都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学生核心素养及其培养方案.本文首先分析了国际社会学生核心素养提出的深远背景,指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是当今时代科技信息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职业流动化、竞争白热化等特点的必然要求.接着比较分析了各国际组织或主要国家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及其形成
国际理解素养是信息化、全球化、多元化并存时代背景下个体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学生国际理解素养及其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从全球化、信息化为背景的时代需求,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文化需要和学生作为自由人、文化人、社会人全面发展的个体诉求三方面入手,分析论述了学生国际理解素养培养的必要性.接着分析了学生国际理解素养的内容包括国际眼光与开放心态、文化认同与理解能力、国际交往与竞争能力、国际合作与关怀能力四个
学生课堂学习行为是指学生与教师课堂教学的互动过程中,以学习内容为中介,通过特定的学习过程,心智模式发生变化的外在表现,具有主体性、社会性与适应性三种特性.学生课堂学习行为的发生经历了两个过程,首先是学生与教师课堂教学提供信息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混沌形式、可转化形式及象征形式三种,不同形式中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表现不同.其次是学生接收到教师课堂教学提供的信息后,内部心理经历的知觉信息、记忆信息、思维
作为江苏省构建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长期以来,江苏省文化馆在组织进行全省群众文化艺术创作、调查研究和理论探讨,策划举行公共文化活动,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和非遗保护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近年来公众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多元和文化消费市场的逐步发展完善,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事业机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周虽旧邦,其命维新”,马上就要度过六十岁生日的江苏省文化
文化馆是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是以广大民众为服务对象;以丰富民众文化生活,实现民众基本文化权益,提升民众文化素养为服务目的的公共文化服务载体.目前,中国传统的文化馆系统实行的是按行政区划层设置馆站并进行分级管理的体制,每个馆站都是相对独立的个体,无论是资源还是运作之间互不流通,形成了一种各行其是的疏散局面.区域性文化馆总分馆(以下简称总分馆)体系的建立,可以打破这种分割状态,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