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素A对骨肉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tml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活化素A在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活化素A对骨肉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以便为骨肉瘤的预后判断以及靶向治疗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培养骨肉瘤细胞系(MG63、SaOS-2和U2OS)和正常人成骨细胞系(hFOB1.19),采用Trizol试剂和RIPA裂解液分别提取细胞的总RNA和总蛋白,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分别分析活化素A mRNA和活化素A蛋白在骨肉瘤细胞(三个骨肉瘤细胞系:MG63、SaOS-2和U2OS)和人正常成骨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并分析它们与骨肉瘤的相关性;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乳腺润性导管癌的MRI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征象与其分子分型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为浸润性乳腺导管癌的DCE-MRI征像,并分析其与分子分型的关系.结果 120例侵润性乳腺癌中,增强扫描表现为非肿块样强化28例,表现为肿块样强化92例.本组120例病例中LuminalA型47例,占39.17%,LuminaB18例,占15%,HER-2阳性型
会议
目的 通过对颈动脉斑块脂质坏死核的MRI定量测量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探讨MRI定量分析颈动脉斑块脂质坏死核的准确性. 方法 对19位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Endarterectomy,CEA)患者术前行MRI颈动脉管壁检查,采用SIEMENSAvanto1.5TMRI,检查序列包括3DTOF、T1WI、T2WI及增强TIWI扫描.在MRI图像和病理组织学切片上分别测量斑块内脂质
目的: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MRI)作为一种有效的非侵入性成像技术,已成为临床诊断肿瘤的重要检测手段;MRI检查对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多灶及多中心性乳腺癌的检出、病变范围的评估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尤其伴随MRI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对乳腺癌病灶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性明显提高.本研究建立的纳米造影剂MR成像注射给药系统旨在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提供新的途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肝脏脂肪含量变化及相关因素. 方法 征集T2DM(观察组)69例(女性16人,男性53人,平均年龄为44.4±12.9岁)及身体健康者(对照组)32例(女15人,男17人,平均年龄42.7±9.6岁),采用化学位移磁共振同、反相位成像技术分别测量肝脏各段的脂肪含量,比较两组间肝脏脂肪含量,分析肝脏脂肪含量与体重、身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腹壁皮下脂肪含量
目的 探讨3.0T MR对乳腺微钙化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手术病理证实的124例患者资料,均行乳腺X线摄影及MR检查,X线表现为微钙化且诊断BI-RADS3-5类.采用x2检验检验及ROC曲线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共140个病灶,良性78个,恶性62个.X线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8.4%(61/62)、37.2%(29/78)及64.3%(90/140);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前及化疗2周期后动态对比增强MR参数及其变化与乳腺癌复发的相关性;探讨乳腺癌复发的危险因素. 方法:收集2011年8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行新辅助化疗(NAC)的乳腺癌患者57例(1例为双侧乳腺癌),分别于NAC前及NAC2周期后行动态对比增强MR检查,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并测量半定量参数最大线性斜率(Smax)、第二期强化程度(SI2%)、峰值强化程度(SIpeak%
目的 探讨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的观察及护理. 方法 采用西门子64排螺旋CT能够实现更薄层厚的心脏螺旋扫描,冠状动脉细小分支的显示有明显改善,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用上肢静脉作为注射点,造影剂采用了非离子型造影,碘海醇用量每千克体重1.5ml~2.0ml,注射速度为4.0ml/s~5.0ml/s.冠状动脉CTA的Z轴扫描范围自气管隆突水平至心脏膈面以下2cm,在扫描过程中要求患者正常呼吸
目的 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transcatheter angiographicembolization)治疗妇产科出血的疗效。方法妇产科出血20例,其中剖宫产术后出血4例,自然产后出血1例,前置胎盘出血6例,妇科肿瘤术后出血9例(恶性肿瘤7例,良性肿瘤2例)。经皮超选择性插管至髂内动脉和双侧子宫动脉,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明确出血部位后,以直径1-3mm明胶海绵颗粒及明胶海
目的:探讨单纯自体半腱肌重建距腓前韧带和自体半腱肌重建距腓前韧带及跟腓韧带的疗效差异。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我科收治的22例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所致的踝关节不稳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都有踝关节不稳症状,非手术治疗都难以缓解疼痛。
目的 人工膝关节置换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但是围手术期往往失血较多,术后需要输血比率达到20%-67%。输血会增加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增加感染风险及死亡率。静脉或局部灌注氨甲环酸可以减少膝关节置换患者失血,但仍有4%左右患者需术后输血。为进一步降低术后输血比率,我们尝试结合系统用药及局部灌注两者的优点,探讨联合静脉用药及局部灌注降低失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