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化神经修复直肠癌手术自主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

来源 :2008年胃肠肿瘤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num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周围神经损伤并不少见,目前国内外对于外周神经损伤的修复主要集中在有髓神经纤维(如坐骨神经、尺神经)的研究,对于无髓神经(植物神经)的组织工程修复,尚未见相关的报道,本实验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分别与自体腹膜及聚乳酸-聚羟乙酸(copolymer of lactic and glycolicacids,PLGA)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探索其修复盆腔无髓神经的效果。 方法:制作比格犬盆腔腹下神经(无髓植物神经)10mm缺损,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比格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并传代扩增,分五组修复神经缺损:A组:BMSCs种植于胶原蛋白海绵内与PLGA导管构建组织工程化神经修复神经缺损;B组:仅用胶原蛋白海绵与PLGA导管修复神经缺损;C组:将BMSCs种植于胶原蛋白海绵内与自体腹膜构建组织工程化神经修复神经缺损;D组:仅用胶原蛋白海绵与自体腹膜修复神经缺损;E组:自体神经移植。术后12周移植段神经通过大体观察、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电镜扫描、轴突计数等方法评价各组神经缺损修复的效果。 结果:术后12周,各组再生神经均能通过缺损区长至神经远端,无神经瘤形成,PLGA导管基本吸收,各组人工神经表面均有均有不同程度的血管侵入生长。A、C组再生神经纤维数量、密度、面积百分比以及神经结构与E组相近,均优于B、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BMSCs可以作为种子细胞促进无髓神经纤维的再生,其与PLGA导管或自体腹膜构建的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用于外周无髓神经修复可以达到与自体神经移植相当的效果。
其他文献
2009年3月,我与朋友合作在《长沙晚报》上发表了一篇《爱,在柯蓝名字里盛开》的文章。文章见报后,不少读者来电来信,表达心中的崇敬和感动。柯蓝是我的同乡,说起与他的相识相
@@氨基酸是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元,在生命起源、发育、病变及衰老等生命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蛋白组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丝氨酸(Ser)虽属于非必需氨基酸,但具有许
目的 探讨淋巴结微转移与中下段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以及淋巴结微转移对淋巴结分期的影响.方法 应用CK-20免疫组化技术对56例中下段直肠癌共计661枚淋巴结微转移进行检测.结果 20例(36%)67枚(10%)淋巴结检出微转移.肿瘤直径≥5 cm的中下段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检出率为61%(11/18),而肿瘤直径<5 cm的淋巴结微转移检出率仅为24%(9/38)(χ2=7.452,P=0.00
会议
@@CT是临床上常用的影像学方法,是胃癌术前分期诊断中常用的方法,尤其是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对胃癌的淋巴结转移采用CT分组定位诊断法进行观察。
我们于1997年9月在庄桥镇孔家、葛家、李家三个村进行了肠道寄生虫感染凋查。这三个村接近市区,卫生状况和经济收入都较好,村民使用自来水,家中都有卫生设施,大多外出做工或
21世纪以来,医学领域应用循证医学证据已经从理论进入到指导临床实践的范畴.其中,直肠癌作为世界范围的高发疾病,始终受到肿瘤学家的重视.尤其是近年来,各国诸多研究中心开展的与结直肠癌综合诊治相关的临床RCT研究结果,极大地推动、提高了直肠癌的诊治水平,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但是,应该注意到直肠癌与结肠癌从解剖学到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各有其不同,在诊治理念上也并非完全统一,因此,合并论述可能会造成概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