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絮凝-罗非鱼养殖系统的絮团形成过程的初步研究

来源 :第十届世界华人虾蟹养殖研讨会暨2016年中国河蟹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20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新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粪便分解、转化过程,实验采用原位生物絮凝新吉富养殖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运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残饵、粪便转化为絮体过程中其表观变化,监测其沉降性能、营养组成和胞外聚合物的变化.研究表明随着实验运行,养殖缸中粪便分解转化为絮体过程中,絮体的沉降性能在27.66 ml/g到74.96 ml/g之间,未发生膨胀处于正常范围,挥发性悬浮颗粒物稳定在370mg/1~500 mg/l;系统中氨氮含量一直保持在5 mg/L以下,亚硝态氮含量低于4 mg/L,硝态氮含量不断增高在第31天时达到77.08mg/L;第31天时絮体粗蛋白含量37.55%与饲料中37.87%接近,已达到罗非鱼的生长需求,总氨基酸重量35.79%;生物絮体中疏松结合的胞外聚合物的主要成分是多糖,而蛋白质是紧密结合的胞外聚合物的主要成分.
其他文献
甲基法尼酯(MF)是存在于甲壳动物中的一种类倍半萜烯类物质,其作为昆虫的保幼激素(JH)类似物而被认为是甲壳动物的保幼激素,现有证据表明MF对甲壳动物的生理活动具有与重要的调控作用.法尼酸甲基转移酶(FaMeT)是MF合成过程的关键调控酶之一,催化法尼酸FA合成MF.本文通过建立cDNA文库和RACE克隆获得了一条与FaMeT的序列,命名为SpFaMeT2,cDNA全长为1279 bp包含330
蜕皮是甲壳动物生长发育中重要的生物学现象。蜕皮周期中的离子转运对甲壳动物生长、存活和繁殖都具有重要的生理学意义。然而目前关于甲壳动物蜕皮周期中离子转运的分子机制仍然不明确。本文以拟穴青蟹为研究对象,依据第三颚足上刚毛的形态变化,将拟穴青蟹蜕皮周期准确划分为蜕皮后期(A期、B期)、蜕皮间期(C期)、蜕皮前期(D0亚期、D1亚期、D2亚期)和蜕皮期(E期)。通过电镜、HE染色等方法,分析了拟穴青蟹离子
本研究以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为研究对象,从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Vp)刺激后的拟穴青蟹血细胞转录组中筛选出两个差异表达基因:整合素(integrin)和C-型凝集素(CTL).Integrin是一种介导细胞和其外界环境之间的连接的跨膜受体;CTL代表一个识别碳水化合物配体依赖于钙离子参与的糖原结合蛋白家族,含有一个或多个碳水化合物识
甲基法尼酯(MF)是存在于甲壳动物中的一种昆虫保幼激素类似物,被认为是甲壳动物的保幼激素,目前对其分子生物学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较为缓慢.参考昆虫的研究,MF的降解可能主要由保幼激素羧酸酯酶JHE承担,目前对具有明确功能的JHE仍未见报道.本文通过建立cDNA文库和RACE克隆获得了7条与昆虫的细胞质JHE一致性较高的序列全长,命名为Sp-p-JHE1-7.7条p-JHE的氨基酸序列长度相似,最短5
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营养物质,而去饱和酶和延长酶是合成这些HUFA的关键酶.到目前,HUFA合成关键酶基因在脊椎动物中已有大量报道,而在无脊椎动物中,特别是甲壳类中报道较少.本文采用RT-PCR和RACE技术,首次克隆到了拟穴青蟹延长酶4(Elovl4)和去饱和酶6(△6 Fad)基因全长cDNA序列.Elovl4全长1119bp,其中包含58bp的5-UTR,44
长期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自然界中雄性生殖能力普遍存在逐渐退化趋势,这种现象与环境中的污染有关.铅在现代工业中用途广泛,而非正常排放污染了环境且产生了极大影响.铅对动物雄性生殖系统的毒性作用方式及机理十分复杂,涉及精子发生过程、类固醇生成和氧化还原系统等.长期的慢性铅中毒不但可以导致生殖功能紊乱和器质性病变,而且能诱发细胞凋亡进而导致生殖细胞数量减少.本文采用急性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铅(Pb2+
中研究应用RACE技术克隆了青虾的冷休克蛋白Y-box基因全长cDNA序列,并对该基因序列特征进行了分析。青虾冷休克蛋白Y-box基因cDNA全长1501 bp,包括84bp的5味端非翻译区(UTR),876 bp的开放阅读框(ORF),541 bp的3UTR,开放阅读框编码291个氨基酸。蛋白相似度比对显示,青虾冷休克蛋白Y-box基因富含丙氨酸或脯氨酸区域、冷休克结构域和带电荷区域,其中冷休克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俗称河蟹,是我国重要的特种水产养殖品种.然而,在幼蟹高密度养殖中,由于河蟹好打斗的天性,通常会引起较高的肢体自切率.国外已将甲壳动物肢体再生作为研究肢体再生的良好模型.甲壳动物肢体再生主要受来自于Y-器官的蜕皮激素和来自于眼柄的蜕皮抑制激素调控,但有关此方面的研究在河蟹中鲜有报道.因此,本研究通过探究眼柄对河蟹附肢再生的影响,以期为河蟹附肢再生的
青鳉的性别由dmy性别决定基因(doublesex/mab-3 in Y)遗传决定,同时也受到下丘脑-脑垂体-性腺(HPG)轴调控的性类固醇的影响.DMY的下游基因性腺体细胞因子(Gsdf)是启动性腺雄性分化的重要基因.靶基因敲除和转基因过表达正反功能性研究证明了其启动性腺雄性分化的重要作用.但gsdf是如何调控其受体,并通过调控其它分子信号通路,最终导致因gsdf缺失而发生的XY雌性分化或因gs
为了研究青虾性早熟现象,在实验室构建的青虾精卵巢表达谱中发现一个Gtsf1同源EsT序列,采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青虾基因cDNA序列长349 bp(GenBank登录号:KR349325),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为240 bp,编码79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青虾Gtsf1蛋白包含1个zf-U11-48K结构域,并发现该蛋白无信号肽,属于非分泌蛋白.系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