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室温或高应力条件下,非晶合金极易形成高度局部化的剪切带,导致宏观脆性破坏并伴随复杂的断裂现象,这些行为极大地限制了此类新型材料的工程应用。目前,已有的断裂理论不足以完整的预测非晶合金的复杂断裂现象,与此同时,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机制仍不清晰。基于非晶合金固有的短程序结构,本文探索了非晶合金失效的内在控制规律,基于原子相互作用的物理图像,建立了统一的断裂准则。该准则定性表征了非晶合金现有的各种断裂现象,如多种断裂模式和拉压不对称性;并定量对断裂角及强度给出有效的预测。进一步,揭示了两个重要的无量纲参数,分别表征原子间的内摩擦和剪胀效应大小,二者协同控制非晶合金的宏观塑性及断裂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