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铃虫物候影响小麦产量

来源 :南大气候预测研究联合实验室2017年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ymm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变化改变了多数物种的物候,并且这些物候的变化速率还不一致,不同营养级的物种对温度的敏感性不一致,通常认为昆虫物候变化快于植物物候变化,这种不一致的响应产生了物候的错配。理解害虫和宿主植物对气候变化不一致的响应有助于提高整合害虫管理。因此,有必要用长期数据分析气候变化对棉铃虫和小麦花期的影响。
其他文献
Based on the high-resolution SST dataset from 2003 to 2015 provided by the remote sensing system of NASA,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wintertime SSTA characteristics over the Kuroshio Extension i
为了研究垂直变量配置对静力适应过程的影响,本文从描写静力适应过程的方程组出发,分别在将所有变量置于整层上的非跳点N 网格;将垂直速度和温度放置在整层,水平速度、气压和密度等变量放置在半层的CharneyPhillips 跳点网格(CP 网格);将水平速度、气压和温度放置在整层,将垂直速度和密度放置在半层的Lorenz 跳点网格(L 网格);将密度变量放置在整层的CharneyPhillips 跳点
风生惯性内波破碎引起的跨等密度面混合在海洋内部混合中起重要作用。然而其参数化对海洋模式的模拟影响仍有待进一步认识。本文给出的是在模块化海洋模式(MOM)中海洋边界层以下引入一个考虑风驱动近惯性内波破碎引起的跨等密度面混合参数化方案的研究工作。模拟结果显示,该方案有效改善MOM4模拟的上层1000 米以上的温盐偏差,特别是在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的通风地区。
会议
东亚-西北太平洋地区大气季节振荡(ISO)活动显著,开展该地区夏季大气ISO 的实时预测对于东亚夏季风潜在的监测预测至关重要.本研究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BCC_CSM1.1 参加次季节到季节计划(Sub-seasonalto Seasonal Prediction Project,S2S)的一系列回报和模拟试验结果,分析了该模式对东亚-西北太平洋夏季大气ISO 预测和可预测性技巧.
会议
Precipitation susceptibility to aerosol perturbation plays a key role in understanding aerosol-cloud interactions and constraining aerosol indirect effects.However,large discrepancies exist in the pre
In this study,weve explored the physical mechanism of low cloud feedbacks in a unified scheme,named Cloud Layers Unified by Binormals(CLUBB)coupled to Community Atmosphere Model version 5(CAM5).Our re
会议
80 年代以来,北京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建设与经济发展阶段,而城市化过程中下垫面变化以及人类活动所释放的人为热等改变了近地面和大气辐射通量的交换,产生城市热岛效应。已有众多学者针对北京市城市热岛的时空演变规律进行相关研究,且大多数都集中在月以上的时间尺度。本研究利用 2016年北京市351 个国家气象站与自动气象观测网的逐小时气象要素数据,为避免短时天气过程以及海拔高度不同带来的温度偏差对热岛效应的
为了达到七星河流域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使用1961-2013 年保安和宝清气象、水文监测资料;基于水量平衡方程出发,采用相关、趋势和突变检测等方法计算.研究分析了七星河流域中游区段降水、气温、蒸发及对径流驱动变化,特别是对突变前后特征变化影响.结果 表明近53 年来保安与宝清等面上雨量变化关系基本一致,正相关显著.通过对保安与宝清径流变化特点的分析,揭示出七星河与挠力河中游段
飞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使城市不透水区域面积大幅增加,“逢雨必涝”已成为我国大中城市的痼疾。如何防范和治理城市内涝,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如何在城市内涝形成机理基础上对城市内涝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分析,并提出一套城市内涝风险应对技术框架,是城市灾害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
利用1951~2006年阿拉木图与乌鲁木齐(至2016年)的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并依据最新的寒潮定义指标对两地的寒潮变化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表明:(1)位于中亚地区天山山脉北麓的阿拉木图和乌鲁木齐多年平均寒潮频数分别为每年6.1次和4.2次,阿拉木图寒潮更为频繁.阿拉木图的寒潮平均初、终日均比乌鲁木齐偏早9天.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