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topic geochemistry and zircon U-Pb age of the A-type granite from the Xitian W-Sn deposit, SE Chi

来源 :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boat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NCEP1°×1°全球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6月12日至13日华南地区一次暴雨过程,计算非地转湿Q矢量理论及强迫方程计算的ω垂直速度诊断量进行诊断分析。结论显示,湿Q矢量辐合区是暴雨发生的有利区域,湿Q矢量散度的负值区可作为预报降水的指标,ω的负值区也是暴雨发生的有利区域,二者对比,在中低空ω的诊断效果要优于湿Q矢量,湿Q矢量对于中尺度的诊断效果相对于ω来说较差,主要原因是由于实际大气中
针对2008年6月广西地区的一次强降雨过程,本文利用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及其三维变分同化系统(WRF-3DVAR),开展了多普勒雷达径向速度和反射率因子的三维变分同化对于暴雨过程模拟效果影响研究。结果表明:WRF-3DVAR能够有效地同化多普勒雷达径向速度和雷达反射率因子,同化后使得模式初始场包含有更详尽的中尺度特征信息,进而显著提高模式对广西大暴雨过程的模拟效果。在高分辨率中尺度数值模式中有效地
本文基于TIGGE(THORPEX Interactive Grand Global Ensemble,TIGGE)资料,针对2007年7月川渝地区和山东地区两次不同环流形势背景下的较大范围强降水过程,研究分析了ETKF适应性观测敏感区识别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环节。试验结果显示,利用ETKF方法能够得到其敏感区识别的可以理解的合理结果,具体结果如下:1)在实施计算中使用适当分辨率和范围的集合预报
综合利用卫星、雷达、NCEP等各种资料,分析了两广地区前汛期一次暴雨过程的天气背景,物理量场特征,发生发展情况,并结合闪电资料,得出降水和闪电有一定的相关性。雷达回波,卫星云图,雷电监测资料等为我们研究暴雨提供了方便。
为了解2008年1月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前兆性规律,利用层次预测法分析德安县2008年1月的月平均气温、月降水量、月降雪日数、月日照时数以及历年冻雨日数。结果表明:月平均气温、月降雪日数、月日照时数以及冻雨日数前期均有明显的前兆性规律。月平均气温在2002年进入g3层次,2008年与前一个进入d3的低点相差长达31年,预示着2008年很可能出现低温;月降雪日数在1992年出现d3层次值,2008年与
会议
已有的研究表明扬子板块西北缘、东南缘均发育大量新元古代岩浆岩,但其西南缘同时期的岩浆活动却少有报道.云南哀牢山带处于扬子板块西南缘,带内零星出露一些呈透镜状、豌豆状或碎片状的变基性岩,目前对它们的分布特征、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其形成环境仍不明确.本文对采自哀牢山群中的变基性岩(斜长角闪岩)进行了系统的锆石U-Pb年代学分析和地球化学分析.年代学测试结果表明哀牢山带斜长角闪岩的形成年龄为803±7M
会议
会议
海南岛分布大量的二叠纪-三叠纪花岗质岩石,关于这些花岗质岩石的成因及其成岩背景,特别是二叠纪花岗质岩,尚缺乏统一的认识.本文对岛内14个二叠纪代表性花岗质岩体进行锆石LA-ICPMS U-Pb定年分析,结果显示其形成于272~254Ma,结合前人已发表的年代学数据,显示岛内二叠纪岩体的形成时代有由西南往北东方向年轻化的趋势.岩石主量元素特征显示,二叠纪花岗质岩石以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为主,S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