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导向的金融控股公司研究——交易成本理论与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改革

来源 :全国金融系统青年联合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fengkob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根据交易成本经济学的治理结构与组织效率有关理论,提出在改革国有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时,建立区域导向的金融控股公司有利于统一组织目标、降低决策成本、隔离和防范金融风险、丰富产权主体和加强组织竞争等,从而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组织效率和竞争力。并以某银行为例做了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公司治理是现代公司在两权分离下有关控制权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在有关公司治理的研究文献中,金融机构只是一般公司治理的外部利益相关者,直至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金融机构自身的治理问题才逐渐得到更多关注,深入研究金融机构治理问题也变得十分迫切。本文首先梳理了公司治理的主要定义,区分了两种不同的公司治理价值观,提出了本文所遵循的将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相耦合的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治理理念,接着比较了国际上四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我国金融领域中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按照国务院赋予的历史使命和职责,经过五年实践,足以证明其存在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但今年国家要求,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2006年底将14000亿元不良资产处置完毕,并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尚有两年多时间,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将究竟如何定位,如何发展,如何完善运作机制。本文在结合实际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长期存在
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中央政府设立的专门用于收购与处置金融不良资产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正是由其政策性背景和公司化的运作模式使得资产管理公司通过政府的委托对不良资产进行专业化处置过程中形成了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本文在对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各层面的相关委托—代理关系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只有建立以报酬方案和有效监督为核心的激励机制,特别是明确剩余索取权的分配方式和最优风险分担水
本文从分析分权制衡和科学决策入手,在借鉴美、德、日银行公司治理优点的基础上,提出在建立健全银行公司治理框架时,还需要建立公司治理的良性运行机制和适合中国银行实际的外部治理通道;并结合中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具体现实,明确了优化中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三个关键点:(1)合理确定银行公司治理的目标——社会责任与股东利益相统一,社会责任优先于股东利益;(2)以全面风险管理原则为基础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划清责、
公司治理结构和企业能力作为决定当前我国企业改革成败的关键要素,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不同公司治理结构下的制度安排内生决定了不同的企业能力,即企业获得和发展战略资源的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目前存在着对某种特定的公司治理结构过分依赖的现象,事实上,在一种特定的公司治理结构框架下,企业将被同时赋予竞争优势和竞争劣势,这种优势和劣势又将影响整个经济体的竞争力。在公司治理理论和企业能力理论日益融合的新趋势下,
国有商业银行希望通过上市来提高从事市场竞争和应对经营风险的能力,但如果不能真正建立公司治理机制的话,银行在面临市场风险的同时还要面临股市风险,改革的各种措施也将归于失败。本文将从公司契约性的观点来探讨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的基本问题,并为改革提出政策上的建议。
本文通过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提出了改进其治理结构的措施,设计了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完成后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路径和制度安排。
本文根据产权理论和超产权理论,结合巴塞尔协议中有关稳健银行的公司治理的内容,指出了国有商业银行目前治理结构存在的产权结构单一、公司治理框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信息传导链条过长等问题,提出了制约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变革的地区金融机构发展情况、人力资源市场和资本市场发育程度及主要外部条件,结合产权改革,提出了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改革的主要步骤,提出了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革应该积极采取科
完善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促进其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在金融国际化步伐加快的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其治理结构改革具有明显的代表性和艰巨性。本文就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推进治理结构改革的内外部环境和制约因素的分析,结合中国当前国情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自身实际,提出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治理结构改革必须在推进其内部治理结构改革的同时加强外部支持性环境的培育的观点
本文从英美法系型公司治理结构入手,结合国有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阐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思考,提出国有商业银行目前应以公司治理结构为核心进行改革,并对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提出了具体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