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介入堵闭治疗先天性心脏病142例

来源 :首届西部胸腔微创外科手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kai0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应用国产封堵器微创介入堵闭治疗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的近期临床疗效。 方法:142例2~58岁各种先天性心脏病,术前经体格检查、经胸超声(TTE)确诊为室间隔缺损(VSD)4~13.6mm;中央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6~40mm;动脉导管未闭,内径3~8 mm;法乐三联症(F3)和主动脉窦瘤破入右房各1例。经皮穿刺介入堵闭缺损、主动脉破口及未闭动脉导管,并对一例F3的狭窄肺动脉瓣进行球囊扩张。术后即刻造影,行TTE检查和定期随访TTE检查,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全组132/142例介入治疗成功,10/142例因缺损边缘较短和导管过细、缺损过小或有合并其它畸形不能通过导丝而放弃。本组适合堵闭治疗率93.0%(132/142),堵闭成功率为100%,VSD术后2~7d2例合并Ⅱ°房室传导组滞,经治疗2~3d后恢复。 术后随访1~62个月,未见残余分流及再通。 结论:经导管介入堵闭治疗多种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创伤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适应证广、恢复快、效果好、危险性小的首选微创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准确定量测量房间隔缺损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封堵器。方法是利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对患者进行初步筛选,术前接受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检查
会议
目的:评价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1月至2006年12月确诊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病人58例,人院常规行经胸超声和X线
会议
采用活性荧光黄FL对羊毛、蚕丝和锦纶染色,探讨了染色方法、染色温度和时间,纯碱、氯化钠和染料质量分数对染色织物K/S值和荧光效果的影响,测试了织物染色牢度.结果表明:采用
近年来,国外很多介入心脏学家和神经病学家将注意力集中在卵圆孔未闭(PFO)的诊断和治疗上。然而,传统的诊断PFO的方法不能得出精确的结果。目前,已开发出一个诊断PFO的新方法,此
目的: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三维空间构像测量房间隔缺损方法在封堵术中决策选用Amplatzer封堵器的应用价值。 方法:术前通过多切面(心尖四腔、大血管短轴及剑下四腔)测量房间
会议
目的:观察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前后的胸部X线表现,总结封堵器在常规胸片上的影像特点。 方法:分析资料完整的33例AmplatzerVSD双面伞封堵VSD患者术前及术后4~7天内的
会议
目的:评价经导管置入室缺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治疗效果。 方法:全组600例,年龄3~56(5.24±23.25)岁,体重8.3~59(20.12±5.15)kg,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示VSD直径
会议
目的:探讨经胸彩色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VSD)合并主动脉瓣(AV)脱垂封堵术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30例VSD合并不同程度的AV脱垂的患者,全部行介入封堵术。术前将AV脱垂的程度
会议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SD)术中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方法:对2002年5月~2007年5月间我科370例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患儿术中术后发生11例严
会议
  目的:探讨应用国产封堵器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并左室一右房通道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患者13例,男5例,女8例;年龄3~20岁,平均7.5岁;常规建立股动脉一主动脉一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