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起来为创建有中国特色的风湿病治疗学而努力

来源 :第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p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结缔组织疾病,对患者的危害被国际上归纳为5D,即致残(disability)、死亡(death)、痛苦(discomfort)、药物副作用(drug reactions)及经济损失(dollar lost).为了分阶段攻克风湿病,世界卫生组织赞同将2000-2010年定为骨关节10年,全世界有750个组织、杂志、机构给予支持.风湿病包括100多个骨关节疾病,绝大多数风湿病病因不明,故到目前为止,对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和骨关节炎,还没有特效针对性药物和治疗方法.骨关节10年中强调:"使预防、诊断和治疗骨关节肌肉病建立在实证(有依据的)指导原则下,对改变病情药,严密地长期观察研究,……"风湿病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在国外仅70余年的历史,而我们祖先在2000多年前就对风湿病(痹证)病因、病机、理法、方药、病案均有详细记载,历代医家对风湿病又有新的补充和见解.本文介绍风湿病的中医药治疗特色。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调节作用的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DP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和电针组,与正常组比较,取大鼠足三里、肾俞穴进行电针治疗,通过免疫组化和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坐骨神经NGF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DPN大鼠NGF蛋白和mRNA的表达与正常组比较表达降低,电针组治疗后使DPN大鼠坐骨神经NGF蛋白和mRN
运用脑功能成像技术,研究不同穴位针刺前后,血管性痴呆(VD)患者大脑皮层葡萄糖代谢的变化,从不同穴位对脑功能改变的作用指向.方法:25例VD病人,随机分为5组.A组治以针对偏瘫的常规穴位(手足三阳经为主),B组加用百会,C组加用水沟,D组加用神门,E组加用百会、水沟和神门.治疗前后,所有病人均接受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检测.划定VD患者双侧额叶(眶回)、双侧顶叶、双侧颞叶(海马及海马
探讨染料木黄酮(Genistein)、正钒酸钠(Sodium orthovanadate,Na3Vo4)对椎间盘软骨终板软骨细胞的作用效应.方法:使用酶消化法培养大鼠椎间盘软骨终板软骨细胞,将不同浓度Genistein(15、35及55 μmol/L)、Na3Vo4(10、20及30 μmol/L)加入培养的底3代软骨细胞中,培养7d,MTT检测软骨细胞增殖率,RT-PCR检测Ⅱ型、Ⅸ型胶原和Ag
由于雷公藤具有较强的抗炎、抗免疫、抗肿瘤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首用治疗麻风反应、类风湿关节炎至今,临床已逾40年.它不仅用于风湿疾病、皮肤疾病、肾脏疾病并拓展到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肿瘤等几十个病种,而且对一些顽固难治性疾病也显示出了较好的疗效;但其对机体消化系统、生殖系统、造血系统及肝、肾等多个系统脏器的毒性损害也成为医药界关注的焦点.雷公藤是一柄双刃剑,在取得具有独特而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具有进行性、对称性和破坏性的反复发作与缓解为特点的关节致残性疾病.初步估计我国有400多万患者,20年后19%左右将成伤残,其平均寿命减少7-8年.至今尚无特效药物,治疗难度相当大.这里借用祖国医学"同病异治"一词,指西医诊断RA标准明确,而针对不同时期、阶段和病情过程,采用不同组合方案,以寻求个性化治疗,探索不同方案优异,以提高RA缓解率,减少药物毒副作用,改善生命质量
目的:检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血清中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pSS患者临床检测指标之间的关系及其在pS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pSS患者血清中Blys的水平,并与患者的临床检测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pSS患者血清Blys水平为6.24 ng/ml,而正常对照组仅为2.41ng/ml,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血清中Blys的水平与IgG的浓度及血沉
风湿类疾病是指免疫、代谢、感染、遗传、退行性病变有关的以关节、肌肉为主的疾病.其范围广、病因复杂、分类困难.按世界卫生组织划分有100多种疾病例人它的范畴.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正气不足,受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出现以肢体关节、肌肉疼痛、着重、麻木、肿胀、伸曲不利,甚则关节变形,或累及脏、腑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为痹症.该病严重危害广大城乡居民的身心健康.降低人们生活质量.为加深对此病危害性的认识,经义乌市科委立
益赛普(YISAIPU)是上海中信国健药业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抗风湿药物,是国内新近上市的新型生物制剂,即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我们近来应用该制剂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RRA),经临床初步观察,疗效显著。
骨关节系众多风湿免痰性病累及部位而骨代谢障碍所致骨质疏松是风湿免疫病的主要病理变化之一,尤其常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血清阴性脊椎炎及骨关节炎等,防止骨质疏松,必须切断类风湿性关节的恶性循环主要环节,预防广泛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致继发性骨质疏松在风湿病中也是很重要的任务,在风湿病应用抗骨质疏松药也是综合措施中必须的手段和方法.本文研究 骨质疏松病变在风湿病的发病学意义,病理机制, 骨密度
风湿病学是内科学系的一个分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其发展度却很快.近二十年来,我国中西医结合防治风湿病的研究工作不断入,从事此项事业的医生几乎遍布全国各地.在学术领域,它更是充满生机和活力,其新概念、新术语不断涌现,病因和病机不断被阐明,新的检测手段和新的治病方法不断被应用于临床.本文就对几种常见的风湿病诊疗现状及进展予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