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棉籽脱酚蛋白工艺研究与应用

来源 :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暨产品展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c96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预处理车间仁壳分离设备、平板干燥机和除尘系统等进行一系列改进,萃取车间采用一台箱式拖链萃取器,并采用特殊密封结构的泵和先进的低温盘式干燥机以及调质器等,组成了一种新型的低温棉籽脱酚蛋白加工工艺,提高了棉籽加工产量和棉籽利用率。低温棉籽脱酚蛋白加工中工业己烷和甲醇消耗量≤15kg/t蛋白(≤6kg/t料),低温棉籽脱酚蛋白中棉酚含量≤0.04%,蛋白≥50%,干基残油≤1.0%,提高了低温棉籽脱酚蛋白的利用率和产量。
其他文献
本文对国内6家菜籽油生产厂家进行取样,选取酸值、过氧化值、磷含量、色泽、生育酚含量、植物甾醇含量和反式酸含量这几类对菜籽油品质影响较大的微量物质,对其进行分析测定,以期得到菜籽油精炼各工序中这些微量物质的变化规律,为菜籽油的适度精炼提供依据。
研究大豆油在170、1190和210℃条件下煎炸食品2、4和6h,油脂的酸值、过氧化值、p-茴香胺值、羰基值、维生素E、氧化脂肪酸及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温度越高、时间越长油脂氧化裂变程度越大,品质指标变化先后顺序为:p-茴香胺值>羰基值>酸值>氧化脂肪酸>反式脂肪酸>过氧化值。210℃煎炸6h,大豆油p-茴香胺值从原油0.36分别上升到175.8,羰基值达61.53meq/kg,维生素
以Villavecchia反应原理为基础,建立一种简便、准确的分光光度定量测定芝麻油纯度的方法。415nm和520nm处吸光度与芝麻油的量成线性关系:线性范围0~0.0249芝麻油,r≥0.9997。利用415nm和520nm双波长相互验证定量分析,增强了定量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0~8.65×10-5)。在实际检测应用中,双波长测定结果芝麻油含量都高于95%时可认为是纯芝麻油。该方法具有准确度高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花生油中TFA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确定试验仪器,试验条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可靠检测出花生油中TFA的含量,同时介绍了影响分离效果的几大因素。
我国特种食用油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本文对有利于缓解我国油脂短缺的品种及尚待大力开发的品种进行了阐述;对具有特殊医药保健价值的珍稀品种从脂肪酸分类角度分析其开发利用前景,涉及食用油资源品种20多个。
油脂改性主要包括分提、氢化及酯交换3种方法。主要对这3种油脂改性技术的起源、分类、各自的优劣性以及目前的应用及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同时指出这3种改性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分析结果认为:由于干法分提是物理改性过程,生产中无反式脂肪酸生成、无催化剂污染,因而其应用前景广阔;而针对油脂氢化过程的反式脂肪酸问题,今后将重点开发具有高活性、低反式脂肪酸、低消耗的催化剂体系;随着酶技术的不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磷脂酰丝氨酸具有预防老年痴呆症、改善记忆力等功能。但是天然存在的磷脂酰丝氨酸很少,所以提取工艺繁杂、并且产品安全性受到人们质疑。生物酶法制备磷脂酰丝氨酸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产品质量好等优点。故近年来利用酶法合成磷脂酰丝氨酸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从用于制备磷脂酰丝氨酸的磷脂酶D和反应体系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生物酶法制备磷脂酰丝氨酸的相关研究进展,并指出开发稳定高效的磷脂酶D产品
本文利用低场脉冲核磁共振仪和偏振光显微镜、粉末X-射线衍射等分析手段分别对棕榈油基混合体系的相容性以及乳化剂种类对以此为基料油制备的人造奶油结晶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混料回归设计的1号(POs∶PMF∶PKO,0.8∶0.1∶0.1)、4号(POs∶PMF∶PKO,0.45∶0.45∶0.1)配方相容性最好,6号(POs∶PMF∶PKO,0.1∶0.45∶0.45)配方出现严重共晶现象
本文以多种度数棕桐油和大豆油、菜籽油为原料调和油进行冷冻性研究,开发棕榈油大豆油(菜籽油)的调和油以及其在辣椒酱中的应用。我们将通过冷冻试验的调和油,制作成辣椒酱放入低温环境下进一步研究其储藏凝固性。通过研究与辣椒酱制作相关的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分析,确定了辣椒酱配方:混合植物油47%、辣椒粉13%、白砂糖1%、酱油2%、味精1%、辣椒酱33%、食盐1%、大蒜1%及生姜1%。
选用一级芝麻油为原料,分析了3种包装材料和两种贮存条件对芝麻油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塑料瓶包装的芝麻油在40℃和60℃下,酸值和过氧化值的变化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