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钢炼钢、轧钢系统用能和煤气系统优化研究

来源 :第八届冶金工程科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gqzhin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宣钢炼钢、轧钢工序的能耗进行分析,提出目前节能存在的问题,找出节能潜力工序,并提出相应的节能方案。
其他文献
研究了以硫酸亚铁,硫酸锰,硫酸锌为原料,制备锰锌铁氧体前驱体的新工艺.通过实验找出了最佳工艺条件,以空气为氧化剂,向反应液中滴加氨水,控制水浴温度和pH值.制备条件:反应温度60℃,pH值8.0,氨水加入速度缓慢地相应增加,反应时间10.0~12.0h.
介绍了以硫酸亚铁、硫酸锌、硫酸锰为原料,用共沉淀法制备锰锌铁氧体软磁材料的工艺.以碳酸氢氨为沉淀剂,向反应液中加碳酸氢氨固体,控制温度、反应时间和碳酸氢氨加入量制得锰锌铁氧体前驱体.对前驱体进行预烧,最佳预烧条件为:950℃,2h.将预烧后的样品球磨压样,压制为外径40mm、内径32mm的环.在一定的烧结制度下进行烧结,对烧结后的磁环进行了磁性能的表征.发现在共沉淀反应时液相加入少量Si掺杂所得到
研究了用空气直接氧化游离二价锰离子制备二氧化锰前驱体的工艺条件对产物视密度的影响,得出了制备高视密度二氧化锰前驱体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利用SEM等分析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产物为类球形,无棒状结构,且产物表面光洁,无团聚现象.其平均粒径在2μm左右,视密度高达2.0359g/cm3.
研究一种氨法制备高纯氧化锌的新工艺,同时解决了课题组生产锰锌软磁铁氧体的课题需要得到高纯度的氧化锌作为原料的问题.本实验采用氨-硫酸铵为浸取剂,双氧水为氧化剂的浸出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在氨-硫酸铵体系中,最佳工艺条件为浸出温度60℃,浸出时间2h,液固比为3.5∶1,氨水用量约为理论氨水量的140%,硫酸铵用量约为理论用量的140%.本课题开发出的氨-硫酸铵体系制备高纯氧化锌,在不增加操作复杂性的
以简单氧化物为原料,用固相法合成了(1-x)PbTiO3 - xBiMnO3化合物.研究了BiMnO3的加入量对PbTiO3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掺杂量的增加,(1-x)PbTiO3 - xBiMnO3的逐渐由四方相向立方相转变,x=0.4时处于准同型相边界(MPB)附近.同时合成了具有零膨胀性能的0.7PbTiO3-0.3BiMnO3材料,该物质在室温至375℃,平均膨胀率几乎为零(β=4.
用溶剂热方法,以NaBH4作为还原剂,在乙醇和乙二胺的混合溶剂中合成了空心镍球.采用XRD、FESEM及TEM等分析方法对所制得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为空心球形高纯度面心立方(fcc)结构镍,微球尺寸为200~400nm.溶剂中乙醇是空心镍球形成的关键因素,反应温度和表面活性剂等因素也影响产物的形貌.
本文研究了常压下氢氧化钠熔盐分解富钛料制备二氧化钛的新工艺,探讨了反应温度、碱矿比及反应时间对钛转化率的影响,还研究了反应温度、液固比、初始硫酸浓度、还原剂及其用量对硫酸浸出各元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550℃,反应时间为120min,碱矿比为1.4∶1条件下,钛转化率可达到99%以上;浸出杂质的最佳条件:反应温度100℃、液固比12∶1、初始硫酸浓度0.8mol/L、还原剂用量lmo
本文针对Na2WO4-WO3-ZnO熔盐体系的电结晶机理采用计时电流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上述熔盐体系中,钨的电结晶过程为三维球形连续形核的过程,饱和晶核密度为n×1015的数量级,晶核尺寸为十纳米的数量级。
采用循环伏安法对Na2WO4-WO3-ZnO体系熔盐镀钨过程的电化学反应机理条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含20mol% WO3的熔体中,循环伏安曲线上在约700mV的位置上(相对Pt准参比电极)出现一个还原峰,在该电位下恒电位电解的产物经XRD分析证明是金属钨,阴极电位进一步负移约120mV则出现阴极“环滞”,该电位恒电位电解产物经过XRD分析证明也是金属钨。结合标准自由能的数据分析,认为:
本文对首秦冶金流程进行了分析、计算,找出了其中影响时间流的限制性环节,提出了优化方案,建立了流程标准化作业体系,使其能够充分发挥流程优势,实现节能降耗、提高效益的目标;同时针对运输压力较大,调度较困难的鱼雷罐运输系统进行分析计算,提出鱼雷罐运输的优化方案和合理使用个数,为后期的鱼雷罐调度系统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