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来源 :第一届《中华骨科杂志》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jx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微创固定系统(LISS)在股骨远端骨折手术中的技术要点。 方法:2003年7月~2007年2月,采用微创固定系统(LISS)治疗了53例新鲜股骨远端骨折。骨折按AO分型,33A1型2例,33A2型儿例,33A3型10例,33C1型3例,33C2型15例,33C3型12例。手术方法为:对股骨髁间的关节内骨折采用切开复位,而股骨干骺端骨折则予以闭合复位,再通过小切口插入USS钢板,在确认骨折复位满意、钢板位置适宜后,在瞄准臂引导下分别在远、近骨折段中钻入4~6枚锁定螺钉。 结果:51例患者随访平均25.9个月,术后平均14.2周X线片示骨折端明显骨痂形成。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及深部感染。患膝平均活动度为伸直1°屈曲115°。HSS平均分为87.6,优33例,良17例,中1例。 结论:股骨远端骨折作LISS微创手术时,应注意:(1)选用较长的LISS钢板并分散置入锁定螺钉可增加固定的杠杆作用,获得更好的固定效果;(2)维持LISS钢板内旋10°与股骨外髁贴附好,否则,LISS远端前部将形成一个异常突起而顶压髂胫束,这样不但妨碍膝关节充分屈曲,而且还导致膝部疼痛;(3)经近端小切口触摸以确认LISS近段位于股骨干外侧中线,以免钢板近段偏于股骨干外侧的前部或后部,进而导致螺钉沿股骨干骨皮质的切线方向钻入而易于发生螺钉切割周围菲薄的骨皮质或螺钉松动、拔出而使固定失败;(4)钻入股骨干锁定螺钉前应拍X线片检查,以避免C型臂影像显示范围较小,难以准确反映骨折的对线情况而致在骨折对线不良的情况下钻入锁定螺钉;(5)LISS锁定螺钉的螺纹比传统螺钉的螺纹明显地窄、细,这种锁定螺钉在内部有丰富骨小梁的股骨髁部可获得充分的抓持固定效果;但在股骨干的单皮质固定使螺钉仅能抓持一层骨皮质,其固定作用并不坚固,尤其在骨质疏松或粉碎骨折的情况下,螺钉易于在拔出应力的作用下发生松动、进而致固定失效,因此骨折疏松或严重粉碎骨折病例的股骨干部应结合双皮质锁定螺钉固定。
其他文献
目的:利用软骨细胞外基质和脱细胞骨基质制备组织工程用骨软骨双相支架,与BM-SCB复合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软骨复合体,并修复犬膝关节负重区骨软骨联合缺损,观察其修复效果。方法:利用软骨细胞外基质源性支架(CEDPS)作为软骨支架部分,以脱细胞骨(ACBM)作为骨支架部分,制备骨软骨双相支架。将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种植到双相支架上体外诱导后,修复犬膝关节股骨髁负重区骨软骨缺损,分为细胞-双相
目的:对比分析单侧和双侧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2年5月~2007年6月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41例93椎,其中单侧手术组17例40椎,男3例,女14例,年龄52~91岁,平均70.4岁;双侧手术组24例53椎,男4例,女20例,年龄61~87岁,平均72.4岁。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穿刺完成手术,观察术后症状改
目的:探讨用计算骨丧失量的方法经椎弓根打压植骨(transpedicular impacted grafting,TPIG)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将6具成人新鲜尸体胸腰椎标本,模拟正常组、压缩性骨折损伤组、单纯计算骨丧失量TPIG和单纯经椎弓根植骨组(transpedicular grafting,TPG),计算骨丧失量TPIG+椎弓根固定和TPG+椎弓根固定组,行生物力学实验
目的:探讨难复性寰枢椎脱位,寰枢椎松解方法的选择及应用椎弓根螺钉钉棒系统复位、固定、融合寰枢椎的疗效。方法:对近年收治的19例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男性15例,女性4例;年龄11~66岁,平均41.5岁。寰椎前脱位15例,寰椎后脱位4例。14例有明确外伤史,所有患者表现颈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14例表现四肢麻木、行走不稳等颈髓压迫症状。所有患者行X线、MRI和CT三维重建检查,测量寰
目的:探讨MRI T2信号强度及临床表现在判断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预后方面的作用。方法:1999年2月至2007年7月共计58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行后路手术。术前所有患者均行高分变率1.5T MRI成像。于矢状面T2WI脊髓受压信号增高最明显部位计算机测量信号强度值,取兴趣区面积为0.05cm2,再于颈7胸1椎体水平脊髓信号正常部位测量信号强度值,取兴趣区面积为0.3cm2,如T2WI脊髓信号无
目的: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程度成人退行性腰椎侧凸采用不同术式治疗后的中远期疗效。方法:自1998年5月至2002年11月手术治疗3l例成人退行性腰椎侧凸患者。女性19例,男性12例。平均年龄55.8岁(45~71岁)。全部患者共分4组:A组,腰椎冠状位畸形较轻,矢状位畸形明显,13例;B组,腰椎冠状位畸形明显、矢状位畸形轻微,行椎管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5例;C组,腰椎冠状位、矢状位均畸形严重,行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下腰椎退变性疾患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改良TLIF手术治疗的下腰椎退变患者33例42个节段。男14例,女19例,年龄33~70岁,平均52.2岁。退变性滑脱伴椎管狭窄8例,峡不连性滑脱5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16例,巨大椎间盘脱出合并椎间失稳3例,腰椎术后
目的:初探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自固化硫酸钙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11月~2008年3月采用椎弓根钉复位后结合自固化硫酸钙椎体成形术治疗的1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手术一般情况、术后恢复情况。结果:13例患者经随访无一例发生内固定装置失败、椎体高度丢失、神经功能障碍加重;自固化硫酸钙平均8周开始明显吸收,椎体骨折约术后4个月愈合。结论:椎弓根螺钉复位后结合自
目的:发明椎体扩张器进行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基本恢复丢失高度,矫正后凸畸形,减少骨水泥渗漏。方法:根据胸腰椎椎弓根解剖测量矢径与横径比约2:1的特点,设计出球拍形椎体扩张器。共治疗29例31椎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T11 2椎,T12 10椎,L1 8椎,L2 6椎,L3 4椎,L4 1椎。结果:术前骨折椎体前缘高度平均为(19.3±2.8)mm,术后为(25.1±2.7)mm;术
目的:比较分别采用腰椎后外侧融合术和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时,患者手术前后影像学指标及临床疗效间的差异。方法:对2004年6月~2006年12月入院分别行上述两种手术治疗的腰椎滑脱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PLF组53例,PLIF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及随访时的影像学指标及临床症状指标。结果:术后PLIF组椎间高度、滑脱率、节段角度、椎间孔面积等影像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