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研究

来源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研究专题研讨会(2020)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s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初,欧盟制定了“教育培训2010计划”(ET2010计划).这一行为,引发了各成员国的课程变革.“ET2010计划”是欧盟为了配合“里斯本战略”而制定的,核心素养的研究,一直在此计划框架内推进.对于“ET2010计划”,欧盟理事会与欧盟委员会分别在2004年、2006年、2008年以及2010年的时候,联合发布了进展报告.通过报告的内容,可以看出欧盟的教育改革对于培养促进终身学习的核心素养越来越关注.2014年3月,《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被印发,“核心素养”一词首次出现在我国的教育政策文件中.随着人们对于核心素养认识地不断深入,核心素养在国内外的教育界中都掀起了一股浪潮,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热点.《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中指出:“教育部将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细化,从而研究制定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离不开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而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离不开各学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有利于推动国家和社会的进步,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目的,有利于学生实现自我的自由全面发展.本课题就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政治教学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和分析,以求对教育实践活动有所启示.
其他文献
在“十二五”时期,国家将加快高速公路的建设速度,预计到2015年建成高速公路网3.5万公里,届时通车里路将达8.3万公里,而国地两网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4万公里.不难预见,一旦新的高速公路网建成,人们的出行将更加畅通、更加便捷、更加安全.然而,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的日益便利,为某些不法经营者超限超载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虽然我国道路建设速度很快,但相应的体制并没有与时俱进,再加上我国的特殊国情,超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育部、中央文明办、中宣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曾指出以就业创业教
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在中小学的教育中越来越受到关注,而城市中的学校基本都普及了计算机机房,而且城区的大部分学校还拥有多媒体教室。现在很多的小学也开始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优越的学习环境。情境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很常见,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可以培养初中生们的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类文化中的一部分,同时,由于信息社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要求教育工作者们积极地将各种新理念、新技术科学有效的应用到教育领域,优化教学成效,更好的促进学生发展。如今,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学习、工作的各个层面,这对小学音乐教育来说也不例外,对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也已经成为小学音乐教育技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积极了解小学音乐课程与多媒体信息技术整合的现状,挖掘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
上个世纪60、7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教学界开始关注“有效教学”的论题,近年来,我国的有效教学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研究领域激起了越来越大的反响,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基础教育改革深入的方向。我国学者孔企平对“有效教学”的目标进行了阐述:第一,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学生情感态度和创新思维的发展;第二,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第三,有效发展教师的教学技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数
当前,我国社会最重要的社会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与不平衡发展不足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和新的矛盾。而今天,随着中国城镇化、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大中小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教育、经济、文化差异正在逐渐被放大,越来越多的劳动力由农村走向城市,从中小城市走向大中城市,这些变化都对农村地区小学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且农村小学教育水平的提高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相脱离,已成为了农村留不住人才与资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精彩的富有艺术性的提问能诱发学生开启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更好地促进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1世纪伊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新课改革的序幕被正式拉开。在这十余年之中,广大的教育者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着不断的探索研究,教学改革也是卓有成效,导学案便是新课改的成功范例。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杜郎口“三三六”、溧水“讲学稿”等等,这些在教育界得到成功推广的教学模式,其共同点都是以导学案作为摹本。在教育面对诸多要求的背景下,“导学案”在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效率方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师生进行平等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就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这些提法,都是针对传统语文课堂教学弊病所提出的。新课程改的不仅仅是我们使用的教材,也对我们传统的师生观、课堂观产生重要影响。语文课程改革实施中,教师刚开始对课堂互动充满激情,课堂互动中出现了热闹非凡的场景,随着改革深入,教师对课堂互动出现了困惑,在课堂互动中出现了止步不前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素质教育问题再一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关系到国家的人才发展规划,关系到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全局。因此,补齐素质教育的短板显得十分必要,积极发挥德育中劳动教育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效果。因此,我们以“劳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为课题展开研究。